8月1日,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磨粒技術領域)共同主辦,《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社、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脆性材料產品智能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的“2020極端磨削加工技術研討會”步入第二天議程,昨天(7月31日)嘉賓們的報告引發了廣泛關注,今天,八位重量級嘉賓依次登場,他們從多領域、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圍繞大會主題,為與會代表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重慶大學黃云教授《寬弦鈦合金空心葉片前尾緣自適應砂帶磨削技術》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高級顧問李志宏
《又遇寒冬 制造產業重遭枯萎打壓 再遭冰霜 超硬材料二度發展受阻——從部分統計數據看超硬材料業2019年的狀況》
山東大學姚鵬教授《光學材料超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機理研究》
重慶大學肖貴堅副教授《微納米結構激光砂帶磨削方法》
南方科技大學孟彬彬副研究員《碳化硅材料磨粒加工微觀去除機理及表面改性機制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助理教授段端志《基于釬料改性的極端服役工況新型釬焊金剛石鉆頭研制》
東華大學講師吳重軍《硬脆材料金剛石砂輪高速磨削理論與工藝優化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師李琛《超精密磨削誘導的硬脆激光晶體材料損傷演變機理》
現場提問
現場提問
現場提問
現場提問
下午,與會代表先后赴金康新能源汽車公司、重慶三磨海達磨床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大會完成各項議程取得圓滿成功。
后記:
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特別是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上半年超硬材料、磨料磨具行業遭受重創,加之貿易戰、復雜多變的全球政治局勢的拖累,產業發展、企業經營面臨巨大挑戰。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經濟包括制造業供需兩端正在持續回暖。統計顯示,截止7月,制造業PMI已連續5個月位于擴張區間;汽車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兩個月高于60.0%,二季度表現更是“超出預期”;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領先規上制造業5.9個百分點,投資同比增長5.8%,連續2個月保持正增長;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5.7%,其中6月同比增長12.6%,增速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
當前,市場體量的整體萎縮是客觀存在的,這將帶來企業之間更加激烈的競爭。通過中國超硬材料網近期的企業系列走訪可以看到,技術流企業受沖擊相對較小,生產經營相對穩定,其中一些企業的表現甚至讓人眼前一亮。這些企業要么技術實力雄厚,產品質量過硬,要么技術水平先進,獨領風騷,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解決方案。近些年,隨著行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推進,業內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脫離價格競爭,回歸技術本身,回歸品質競爭,比拼性價比,比拼服務。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加速了這個進程,后疫情時代,企業保持競爭力優勢,將會更加倚重技術創新。
近日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安排——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定調強調了國內大循環,把擴大內需視為戰略基點,強調了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強調了要更多依靠科技創新來引領和推動經濟發展。我國擁有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不少產業還處于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面對當前復雜國際形勢,這要求產業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并克服產業鏈上關鍵技術對國外的過度依賴,增強我國各產業鏈的供給和配套能力。
超硬材料、磨料磨具行業作為制造業基礎產業在產業鏈供給和配套上發揮著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國家對經濟發展做出的新安排要求超硬材料、磨料磨具行業開展更多的技術創新,其包含兩方向,一是依托高端技術產業,進行相關配套產品的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創新,比如芯片、半導體等產業的配套產品,二是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升級創新,比如與新基建相關的常規產品的技術革新等。面對復雜形勢,唯有堅持技術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擁有強勁的內在動力;面對艱難險阻,唯有乘風破浪,奮楫前行,才能激發行業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