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H1中國汽車產銷量均超1200萬輛
自2018年5月起,車輛銷售迎來了28年來首次下滑。而中國車市持續陷入了持續12個月的低迷狀態,乘用車市場歷月銷量與往年相比持續下滑。今年六月,我國乘用車市場銷量迎來了增長,而商用車卻在繼續下降。
近日,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6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89.5萬輛和205.6萬輛,比上月環比增長2.5%和7.5%,,比上年同比下降17.3%和9.6%。其中,乘用車產銷的環比增速高于全行業。
累計方面,2019年1-6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3.7%和12.4%,產量降幅比1-5月擴大0.7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收窄0.6個百分點。
2018-2019年6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了解,此次汽車市場的止跌回暖,正好恰逢國五與國六切換季(6月份尾氣排放標準升級),自6月初開始的廠家協同經銷商開展大規模的有針對性的促銷,利用一切渠道最終實現國六的“硬著陸”,從而激發了乘用車市場零售由負轉正,這為6月份汽車銷售的增長做了很大貢獻。
然而,近六個月部分國產自主企業的汽車銷量同比增長,有的甚至同比大幅暴增。6月奇瑞汽車銷售46496輛,同比增長6.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7253輛,同比增長14.2%。除此之外,一汽紅旗在6月的銷量成績極為搶眼,突破8000輛,同比增幅167%,一舉刷新歷史紀錄,實現連續16個月同比增長。
此外,我國部分省市正值國六標準剛剛實施,部分車企也已經升級改款,而另一部分還沒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型也將在改款來臨前失去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而消費者也可能在目前的階段出現持幣觀望的態度,因此,如果在這之后沒有新利好政策出臺的話,7月汽車市場上的銷量可能會迎來斷崖式的下滑也未可知。
據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整體汽車市場并沒有發生本質性銷售增幅變化,“跌跌不休”的車市只是被全行業大力度清理庫存而被按下了暫停鍵,但本已步履維艱的經銷商感受到的并非如釋重負而是雪上加霜,行業翹首期盼的車市回暖還遙遙無期。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預測:今年的汽車銷售或將負增長。
2、車市環境信心最重要
龐大的汽車市場和無數產業配套設施拉動了地方政府經濟的發展,車市發展的冷暖,無疑會影響到整車和零部件廠商的生存狀況。這一年來,國內車市銷量下滑,另外企業裁員、工人降薪、經銷商倒閉等事件比比皆是,而對于車輛銷售市場而言,度過艱難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初入7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表示,國內6月汽車銷量將實現一年來首次同比增長,事實上,6月各大經銷商的清庫存計劃導致了此次汽車銷售市場的同比增長。
據了解,7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舉行例行月度形勢分析會。會上發布的諸多數據,讓行業人士對經銷商乃至整個汽車行業的市場境遇及面臨的挑戰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此時,“信心堪比黃金”這句話用在當前的汽車行業再合適不過。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在表示,6月份汽車同比增長主要是國六的切換,提前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力,然而現在國內經濟呈增長緩慢勢頭,7月份銷量能否增長還是未知。
根據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4%,環比下降3.6個百分點,同比下降8.8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雖仍位于警戒線之上,卻是近一年來最低的月份。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郎學紅解釋稱,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同環比雙降,并不意味著市場回暖。這是在全行業大力度清理國五車的背景下,消費者大多抱著抄底的心態購車,使銷量出現短暫回升,才換來庫存從上個月的50.3%陡降至41.7%。
業內人士表示,從庫存的預警指數分析看,庫存數量下降,市場需求和銷量上升,確實是汽車市場回暖的跡象,但是相關從業人員和經營狀況卻持續走低,反映出了行業存在不景氣的狀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國五、國六車的切換時間超出了車企的預期。不過從目前來看,車企已經逐漸渡過了這道難關,接下來將會有更多國六車型上市。不過下半年,想要實現年初預期的銷售目標仍有一定難度。
“對于經銷商而言去年的‘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已經爽約”,對于7月的汽車銷售預期而言,未必會持續上升,如若到8月份以后消費支撐力還是沒有明顯恢復,那么今年車市想要在第四季度翻盤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盧晏在表示,汽車市場銷量的持續下滑,使得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陣痛期,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調整階段。面對這種局面,車企不僅要從產品本身去做改變,抓住用戶的心理,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在如今進入到存量階段,應在發展上更重視質而非量,切莫盲目追求擴張,并且合理地去規劃自己的產品和產能,做好戰略規劃和調整。
另外,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依舊遠低于全球發達國家水平,目前,國內汽車千人保有量約170輛,而美國的汽車千人保有量達到了800輛以上。中國的汽車市場依舊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可挖掘。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認為,去年我國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但是這不應該是中國車市的峰值點,我國汽車年銷量的峰值應該是4200萬輛,不過峰值到來的時間現在仍充滿不確定性。
3、國產品牌仍負重前行
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打造中國品牌的進程中肩負重任,而隨著我國科技、經濟的迅速發展壯大,我國自主品牌依托多年的工業基礎、技術創新、人力資源積累,努力打造品質一流,技術先進的自主品牌。目前,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仍然負重前行。
近幾日,隨著各大車企陸續公布6月的終端銷量,往常月初都是合資品牌率先公布銷售數據報告,而我國自主品牌車輛則是10號左右才發布公告。而這次部分自主品牌車輛5號左右就亮出成績,可謂底氣十足。
根據發布的數據顯示,一汽紅旗單月總銷量超8千臺,同比增長167%;奇瑞汽車6月共賣出46496輛,同比增長6.8%。實現同比、環比的大幅度增長,而且還是連續16個月的同比增長。上半年總銷量超3.32萬輛,而對于紅旗而言完成10萬的年度銷售目標看起來并不是很困難。
事實上,紅旗銷量的爆增絕不是偶然,而銷量冠軍是紅旗H5與H7這兩款家轎,前段時間,上海車展亮相了改款版本,集合了穩重、大氣、還添加了年輕人的運動元素,無論是外觀還是性價比上均有很大的提升。目前,大部分的自主品牌在產銷方面仍面臨著很多問題,自主品牌汽車要走出當前的困局,仍需加倍努力。
盧晏表示,針對自主品牌而言,一些落后的企業為什么競爭短板凸顯,歸根結底還是產品問題,滿意度、消費者口碑等方面沒有樹立起自己應有的品牌競爭。現在很多自主品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包括造型、功能等方面。另一方面,一些自主品牌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大規模地擴張產能,造成利用率低等資源浪費問題,在大環境不好的當今,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問題。
據了解,我國部分自主品牌汽車仍面臨著銷量下滑、虧損不斷、海外受挫等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不安,導致部分自主品牌車企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搶奪新興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幫助企業渡過“寒冬”。
4、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傳統汽車工業轉型升級
“部分較大規模的自主品牌應該結合產品、技術、價格優勢去競爭市場份額是至關重要的。對于中小型或相對落后的企業而言更應該正視市場環境、明確品牌發展定位,把握好未來的資源整合與合并機會。”盧晏補充道。
張翔博士表示,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我認為創新最重要,例如新能源汽車,產品有亮點,智能網聯功能,語音識別、手勢識別以及人臉識別等,這些都是比較創新的方面,用創新去吸引消費者,才能提高汽車的銷量。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表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電動化等新技術的興起,汽車工業進入了快速變革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著傳統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傳統汽車制造的價值鏈面臨格局重塑,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正逐步成為未來汽車的全新定義。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世界共識,各個國家也相繼健全了相關法律法規。
張翔博士補充道,關于促進自主品牌汽車又好又快發展,車企的重組與合并很重要,資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所以合并是一個雙贏,這個戰略不僅是在國際汽車市場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我覺得國內也是成功的經驗。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企業還是虧損之后賣資質或者停產,合并企業較少,未來合并重組是國際和國內汽車行業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