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頭企業不僅是供銷大軍,也是采購大軍,走到中東等地大受歡迎。”福建泉州南安市水頭鎮商會會長黃明經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給水頭石材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水頭石材企業積極走出去,共享“一帶一路”發展紅利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石材之鄉”南安石材從業者熱情高漲,紛紛在“走出去”和“引進來”中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紅利。
改革開放以來,南安石材企業積極“走出去”,不斷開拓國外市場,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貿易伙伴遍及歐美、中東、拉美、非洲及東南亞。2000年,水頭被授予“中國石材城”的榮譽稱號。
近年來,水頭石材生產朝著科技大步邁進
上世紀80年代,開手扶拖拉機起家的黃明經投身石材領域,成為水頭石材行業的“領頭羊”。身為南安市光明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他認為,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很多成熟的產品可以運出去,中東和中亞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實現了“走出去”和“引進來”并行。
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會長、萬福控股集團董事長李群生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機遇下,該協會將積極“走出去”,在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印度等地打造展貿中心,為水頭石材企業搭建平臺,引領企業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上世紀90年代,水頭石材生產采用粗放的設備,經過轉型升級,行業制造朝著科技大步邁進。近年來,國內石材機械技術邁上新臺階。李群生說,中國石材機械十分有發展潛力,伴隨著展貿中心的落地,中國的技術和管理模式也能夠得到輸出,讓雙方都能夠從中受益。
“石二代”王華偉歸國后接業,為石材產業注入活力
水頭作為世界石材的集散、交易中心,素有“世界石材看中國,中國石材看水頭”之美譽。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創始人蔡棟梁對水頭的石材供需市場進行大膽嘗試,發動輻射全國乃至世界的產供需變革。
“依托‘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優勢,提升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力爭攜手搭建面向中亞以及周邊地區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蔡棟梁表示,“互聯網+”石材能夠系統解決兩個終端問題,讓雙方交易、交流更加通暢。
“老一輩石材從業者在不懂英語的情況下,跑到土耳其、意大利尋找商機,甚至直接拿著計算器做買賣。”南安市歐美同學會執行會長、利源石業總經理王華偉說,在前輩打造的基礎上,“石二代”有機會出國深造,特別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年輕企業家成長環境更加優越。
“石二代”王華偉從澳大利亞學成歸國接力創業,像他這樣的事例在南安還有很多。他表示,南安市歐美同學會把出國留學的南安市各行各業人才引回來就業創業,并通過他們把中國制造向全球推廣,進一步推動南安石材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