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幾乎概括了人們對于鉆石的一切認知和想象:永恒不變的璀璨、永恒不變的愛情和永恒不變的高價值。但是這句由鉆石巨頭戴比爾斯于1951年寫下的廣告詞,僅在60多年后便因為科技而變了味道——人造鉆石的技術成熟和普及,已經在切實地撼動鉆石永恒不變的高價值。
隨著科技發展,實驗室已經可以輕易制造出色彩明艷、品質極佳的彩鉆。圖中為戴比爾斯旗下人造鉆石時尚珠寶品牌Lightbox Jewelry生產的彩色人造鉆石。
技術日臻完善,人造鉆石已能達到寶石品質
人造鉆石與天然鉆石結構相同,但是誕生過程天差地別。
這里有兩顆鉆石,左邊這顆是在地底經過上百萬年才形成的天然鉆石,而右邊這顆是用機械設備只花了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鉆石。這兩種鉆石有什么區別?怎樣才能合成一顆高品質的人造鉆石?
鉆石,又叫金剛石,和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石墨一樣,都由碳原子組成。但結構的差異卻讓石墨在莫氏硬度等級中只排在最低的 1 級,鉆石則位于最高的 10 級。碳原子之間之所以會形成不同的結構,關鍵在于壓力和溫度。因此,只要根據碳相圖人為地創造相應的壓力和溫度條件,就能合成出鉆石。
用高壓高溫法打造的鉆石各方面品質與寶石級鉆石相去甚遠。
傳統高壓高溫法便是模擬了自然界的高溫高壓,但合成的鉆石克拉數較小,而且金屬觸媒會在鉆石內留有殘渣,機器內極少量的氮元素還會混入鉆石中,讓鉆石呈現黃色根據鉆石的 4C 標準,這種鉆石通常處于中低端,甚至只能作為工業用途,拿來制造鉆頭、刀具、磨盤等。
全新的化學氣相沉淀法令鉆石制造變得像是在“種植”鉆石。
但是科技在進步,化學氣相沉淀法可以大幅改善這些缺陷。老技術主要靠“壓”,新技術是讓鉆石自己“生長”出來——讓特殊氣體在特殊環境下分解出碳元素然后沉淀結晶。這種方法合成的鉆石能達到高級天然鉆石的顏色和純凈度,克拉數也更高。
新的工藝令實驗室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鉆石。
2017年,德國奧格斯堡大學合成出了一塊直徑 92mm、155 克拉的鉆石,顏色達到了F 色,凈度達到了VVS2——已經是品質相當不錯的寶石級鉆石了。
鉆石生產規模化,與天然鉆石逐漸拉開價差
人造鉆石也是貨真價實的鉆石,成分、結構與天然鉆石完全相同。兩者只能通過非常特殊的方式區分,比如在陰極發光儀下,前者的生長紋理呈幾何狀,而后者呈環帶狀。從2006 年開始,GIA 等珠寶機構開始提供鑒定服務并發放證書,主要為了防止商家用價格較低的合成鉆石冒充天然鉆石銷售。
人造鉆石和天然鉆石只能通過非常特殊的方式區分,比如在陰極發光儀下,前者的生長紋理呈幾何狀,而后者呈環帶狀。
2017 年,合成鉆石的平均售價只比天然鉆石便宜 10~20%,一年之后,這個差距已經拉開到 30~40% 。而這個差距將越來越大,因為,中國人來了。中國的工業級合成鉆石年產量占世界份額 90% 以上,而且集中于河南省的三家公司。但以豫金剛石為例,除了傳統的工業級金剛石,每年制造的無色寶石級鉆石也可達 200~300 萬克拉。
2017年,合成鉆石的平均售價只比天然鉆石便宜 10~20%,一年之后,這個差距已經拉開到 30~40%。
另一方面,千禧一代對于人造鉆石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戴比爾斯對全球鉆石市場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 年,美國基本買走了全球一半的鉆石,其中 45% 都是生于 1980 - 1990 年的千禧一代。這期間,市場咨詢公司 MVI Marketing 針對這些消費者做了份關于 “你更傾向于購買天然鉆石還是人造鉆石” 的調查,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后者。
戴比爾斯的人造鉆石珠寶品牌Lightbox Jewelry走的是一條年輕化的路線。
面對新的市場趨勢,戴比爾斯也在2018年向鉆石市場投放了一顆重磅炸彈——成立Lightbox Jewelry時尚珠寶品牌,全線銷售人造鉆石珠寶,為消費者提供比市面更便宜的高品質合成鉆石。此舉一出,人造鉆石更是風頭無兩。
珍稀美鉆仍舊叱咤拍場,10克拉成為新的分水嶺
“5年前,鉆石的收藏市場上以5克拉為分水嶺,只有高于5克拉的高品質美鉆才會被視為擁有增值空間和收藏價值的鉆石。2019年開始,這個分水嶺已經變成10克拉。”香港蘇富比珠寶部專家麥佩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人造鉆石的技術日趨成熟,拍場上的鉆石價格估量也受到明顯的影響。
彩鉆在拍場仍舊叱咤風云,2017年“阿波羅與阿特米斯”鉆石,合共拍出57,425,478 美元(約4億人民幣),刷新耳環世界拍賣紀錄。
“但是品質極佳、克拉數又高的珍稀白鉆,以及色彩鮮艷的彩鉆,仍然是拍場上的寵兒。一些色彩特別的彩鉆(區別于黃鉆、藍鉆與粉鉆),諸如紫紅色、黃綠色的高品質彩鉆也逐漸收到藏家的追捧。”麥佩婷說。
2019年春拍,蘇富比呈獻了一枚88.22克拉D色無瑕Type IIa橢圓形巨鉆,成色、凈度及切工均為完美無瑕。此枚美鉆將領銜4月2日舉行的“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估價8,800萬至1億港元。據悉,拍賣史上只出現三顆相同品質的逾50卡拉橢圓形白鉆,這次推出的88.22卡拉巨鉆,是近五年來拍場上最碩大的同類鉆石,彌足珍貴。
2019年春拍,蘇富比呈獻了一枚88.22克拉D色無瑕Type IIa橢圓形巨鉆。
2018年4月,一位私人藏家透過蘇富比鉆石購得一枚102.34克拉珍稀白鉆,是世上唯一超過100卡拉且足色全美的圓形鉆石,4C標準下均為至臻至美。一個月后,蘇富比于日內瓦拍出兩枚D色無瑕Type IIa頂級白鉆——51.71 卡拉圓鉆及50.39 克拉橢圓形鉆石,兩者分別拍出930萬美元及810萬美元,皆超越高估價。
專家表示,對于收藏級的鉆石,其源于天然、不可替代的稀缺性才是決定鉆石價值的核心標準。圖為2019年春拍蘇富比呈獻的一枚88.22克拉D色無瑕Type IIa橢圓形巨鉆。
“人造鉆石技術越發成熟之后,確實會給用于佩戴的、功能性的鉆石珠寶帶來沖擊,因為消費者一定會將性價比納入考量。”麥佩婷說:“但是對于收藏級的鉆石,其源于天然、不可替代的稀缺性才是決定鉆石價值的核心標準,即便實驗室已經可以創造出高克拉高品質的鉆石,但卻無法拿到頂級拍場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