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以來,各地區的經濟實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面對這嚴峻的經濟形式,株硬集團依靠近年不斷進行的科研技改投入、產品結構調整等重拳,形成了自己的部分優勢產品,并成為該公司生產經營中的亮點。近年來,株硬集團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線,以做大做強做精專業產品為準則,累計投資近 20億元,按照“兩頭,三化,四提升”的發展戰略,進行了10余項重點技術改造工程。基本形成了以硬質合金為核心產業鏈,以深加工、精加工及配套工具為重點,以通用產品為依托,以高端產品為核心,以資源保障為基礎的新型產業格局,多項科研、生產技術達到或接近當代世界先進水平。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株硬集團過去生產廠多,每個廠從混合料到合金成品生產,各自形成獨立的生產體系,產品相互交叉重疊,技術、資源和財力難以形成整體優勢的格局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于是,公司以技術改造為契機,合理調整產品結構,擴大深度加工及配套產品的生產能力,力爭在每個產品都具備品牌優勢、質量優勢、規模優勢和效益優勢,成為國內同類產品領域的領跑者、龍頭老大。建成了株洲鉆石工業園金屬切削工具基地,郴州鎢制品有限公司鎢冶煉加工基地,深圳金洲科技園硬質合金精密加工基地,以及株硬公司本部硬質材料等特色產品基地。通過近幾年技術改造,株硬公司產品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和優化,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優勢拳頭產品,如微鉆、數控刀片、整體刀具、棒材、球齒、軋輥等。發展方向和目標已非常清晰。株硬集團圍繞這一批優勢產品做文章,以技術創新為手段,擴大規模,加快發展。“十五”以來是該公司推進技術進步力度最大、發展最快的階段。果斷將工作重心向科技轉移,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研發投入比例占到每年銷售收入的3%以上,建立了新的研發體系,緊緊圍繞主業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發平臺;出臺了系列激勵政策和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大了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開發力度,努力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新產品貢獻率達到25%以上,大幅度提升了該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鞏固了株硬集團在中國硬質合金行業的龍頭地位。2000年以來,株硬集團承擔并圓滿完成了國家“863”項目《超細晶金屬陶瓷產業化制備技術研究》,國債項目《稀土合金系列產品產業化研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專項《高性能硬質合金材料技術研發平臺建設項目》等多項重大攻關項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成果獎勵2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8項,獲授權專利181項,為推動我國硬質合金行業技術進步、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由于不斷進行的科研技改和產品結構調整,株硬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儲備了后勁。今年以來,硬質合金深加工產品刻肋軋輥、超大且開槽的薄壁環等產量均創出了新高。盾構刀是公司近年來培育的一個新產品,主要應用于隧道掘進裝備配套,進一步延伸了公司硬質合金產業鏈。一季度公司完成盾構刀產量42噸,接近去年全年的產量,成為集團公司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新的亮點,并為株硬集團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