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短短兩年時間,手機業內曾被奉為信條的“互聯網思維”、“線上渠道”如今都被全面推翻。小米創始人雷軍比以往沉默了。除了小米自己的發布會,他幾乎不太去其他公開場合發表演講了。就算是公開講...
短短兩年時間,手機業內曾被奉為信條的“互聯網思維”、“電商線上渠道”如今都被全面推翻。小米創始人雷軍比以往沉默了。除了小米自己的發布會,他幾乎不太去其他公開場合發表演講了。就算是公開講話,也再沒怎么提過小米手機。
2016年第二季度,IDC的數據顯示,小米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出現斷崖式下降,降幅達到38%。但一向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做營銷,植入綜藝節目,幾乎從沒提過互聯網思維,在業內顯得不夠新潮的OPPO、VIVO卻反超小米,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第三的手機廠商。
無論是華為、魅族、還是其他手機廠商,都在研究OPPO和VIVO的模式,包括線下渠道、品牌營銷、甚至找什么樣的明星代言人、冠名什么綜藝節目。
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劇烈的變化?過去幾年,大家信奉的“互聯網思維”、“線上渠道”這些都錯了嗎?
尷尬的“互聯網模式”
2015年開始,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都開始駛入減速帶。IDC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341億部,同比增長2.5%,而在2014年這個數字是21.9%,增速明顯放緩。IDC還預計,今年中國手機出貨量增長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
更關鍵的是研究機構GFK的一則數據:2015-2016年間中國智能手機的電商銷售份額占總體的20%至25%,這個數字在2016年第一季度還穩定在22%左右。換句話說,線上渠道的增長已趨于穩定,占比80%的線下渠道將成為主流的銷售渠道。
這讓小米這類曾強調全線上銷售,去渠道中間差價的“互聯網模式”處于極為尷尬的位置。
“線下渠道”磐涅重生
而OPPO和VIVO它們成功重要原因是龐大的線下網絡。在小米大談互聯網模式、去渠道商中間環節的時候,OPPO和VIVO正利用他們龐大的代理商模式,滲透到了三四五線城市。VIVO市場負責人表示,VIVO所占的線下渠道比重較高。OPPO公關總監劉磊表示,互聯網渠道銷售的OPPO手機僅占總體出貨量的5%。
和三星、諾基亞等善用國家代理商買斷貨品后,向下鋪貨的形式不同,OPPO采用 “分封制”:它在全國有36個獨家省級代理商,廠家只給這些代理商供貨,然后由一級代理商再往下沉到二級、三級代理商。“拿完貨以后怎么賣是他們的事,細到門店導購員的培訓和薪資都由代理商自己負責,盈虧自負,”OPPO公關總監劉磊表示。
多層代理分銷的體系,需要給每一層經銷商都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對方才有賣手機的動力。而一位手機制造業人士對記者做了一個估算:OPPO R9的物料成本,大約在1500元至1600元之間,但最終售價在2799元,其中利潤空間足夠。
OPPO和VIVO給予代理商的返點在全行業中的確水平較高,大約在5%至10%之間。多位手機業人士都對記者說,OPPO 導購員在門店中最積極,賣出一部手機的獎勵很高,銷售冠軍還會獎勵汽車。一位手機渠道商對記者說,“如果你能做OPPO的代理商,就是躺著賺錢。”
OPPO線下20萬個銷售網點中,10%歸屬于運營商渠道,剩下90%都是代理商渠道網點。“十多年的長期的信任關系和OPPO綁定了牢靠的基礎,”劉磊表示,部分省級代理商最早是OPPO的供應商和早期員工,因此還享有OPPO的股份,這種利益互綁和信任關系,是其他廠商難以在短時間模仿的。
在線上銷售增長放緩時,OPPO和VIVO十多年中建立的線下銷售網絡,給它們提供了強大的后續支撐力量,在小米式微后,出貨量一舉超越了小米,直逼華為。
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渠道之爭
雖然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規模與產值與智能手機行業相差巨大,但兩者所面臨的問題卻有相通性。
2013年開始,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發展駛入減速帶,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開始競相開啟低價競爭模式。為了進一步壓低產品售價,有的企業開始打起了“互聯網思維”“電商線上渠道”等主意。而其中最激進的觀念則是:像小米公司一樣,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徹底打掉傳統經銷商線下渠道,去掉廣告營銷等一切宣傳費用,進入接近成本的低價銷售模式。
而這種接近成本價的低價銷售模式負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企業接近成本銷售產品,缺少足夠的利潤空間,致使企業很難進入良性發展通道: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研發新的產品、開拓新的領域,聘請不到更高級的人才。小米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快速的崛起與衰敗,恰恰證明了該模式的不可持續性。
中國超硬材料網小編認為:為了順勢發展,磨料磨具企業開拓自己的電商平臺與線上渠道固然重要,但努力提升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并為傳統線下渠道注入新的活力,才是磨料磨具行業目前更穩妥、也更扎實的選擇。而那些妄想利用“互聯網模式”傾銷低質量產品、進行惡性價格競爭的企業則更像一盤沙,都不用風吹,走不了兩步自己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