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雖距今年企業年報截止日(6月30日)僅剩一個月時間,截至目前,省內仍有不少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未填報2015年度的報告。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截至5月中旬,...
雖距今年企業年報截止日(6月30日)僅剩一個月時間,截至目前,省內仍有不少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未填報2015年度的報告。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截至5月中旬,全省已有超過10萬戶企業因未進行年報及其他原因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面臨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銀行貸款等經營活動中“受限”。記者27日從全省工商系統企業年報和信息歸集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截至5月中旬,全省共有104562戶企業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被列入異常名錄的原因主要有因未依照條例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未在工商部門規定期限內公示有關企業信息,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以及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等。
據悉,2015年度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工作將于6月30日結束,距目前僅剩1個月時間。省工商局工作人員提醒,凡2015年12月31日前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尚未填報年報的,請登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http://gsxt.haaic.gov.cn)進行申報。逾期未申報的,將被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向社會公示。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將嚴重影響企業信譽,正常經營活動將受到影響,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銀行貸款等工作中,也將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如企業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各類經營主體,在消除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原因”后,可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自2014年10月我省企業由“年檢制”改為“年報制”后至今,全省經營異常名錄數據庫不斷完善,已實時與國家總局數據中心實現動態更新,全國共享。這一制度的實施,對于清理“僵尸”企業,增強企業誠信經營,與其他部門配合懲治“老賴”等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