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鉆石及相關產品需求受到抑制。不過,廣東卻在逆市中加快對鉆石產業轉型升級,向交易和貿易的方向發展。近日,在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期間,廣州鉆石交易中心首次高調亮相。...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鉆石及相關產品需求受到抑制。不過,廣東卻在逆市中加快對鉆石產業轉型升級,向交易和貿易的方向發展。近日,在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期間,廣州鉆石交易中心首次高調亮相。這也宣示,自去年底籌備的華南首個鉆石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并開始投入運作。

柏金鑲鉆手鐲
有業界人士表示,“寶石之王”鉆石是國際珠寶收藏領域中最重要的板塊,其在國際市場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但國內因缺乏對接國際市場的權威價格體系,以及交易變現渠道,權威鉆石交易平臺的出現將有利于促進國內鉆石投資收藏。
廣東加工國內七成鉆石
據了解,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鉆石消費國,也是全世界繼印度孟買以后第二個新興鉆石加工中心,而廣東則是中國最大的鉆石產業聚集地,擁有中國70%以上的鉆石加工份額,培育出發達的鉆石首飾生產、銷售、出口和服務等關聯產業,在中國鉆石行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去年,國際鉆石產業重要大會——金伯利進程2014年全體大會便在廣州召開。
今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到廣州番禺區就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及“沖突礦產”工作進行調研。該次調研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研討如何發揮廣東自貿區的政策環境優勢,結合質檢總局牽頭的聯合國框架下金伯利進程的國際平臺優勢,引進國際技術和資源,幫助鉆石加工企業“走出去”。
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在全國鉆石產業中,廣東占據最重要地位,我國指定的毛坯鉆石進出口口岸共有28個,其中廣東4個口岸的業務量超過全國60%。此外還有順德、從化、番禺、天河等10個口岸獲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為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實施口岸,負責對進出口毛坯鉆石進行驗證鑒證和監督核查工作。
據透露,去年1—9月,廣東省進出境毛坯鉆石785批次,共計154萬克拉、7.67億美元,金額上升幅度達11.46%。在批次、重量和金額方面,分別占我國內地毛坯鉆石進出境業務的48%、48%和71%。
“僅廣州,現有年進出口規模超1億美元的鉆石加工企業7家,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24家,與鉆石產業相關的珠寶首飾加工及配套企業400多家,從業人員7萬多名。”據權威部門介紹,2013年,廣州市鉆石進出口額為35.9億美元,約占全國鉆石進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加工份額占大陸70%,已形成規?;a業化和國際化的布局。
廣東毛坯鉆石貿易量大,與廣東擁有完整的鉆石產業鏈有關?,F時,在廣州、佛山和珠海等地區逐漸形成集合物流、設計、加工、設備等產業鏈的頗具規模的產業聚集,成為中國主要的鉆石加工基地和區域貿易中心,尤其在加工方面,廣東已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中國工”鉆石產地,每年鉆石加工金額約為10億美元,穩居國內毛坯鉆石外貿龍頭地位。
廣州逆市升級全產業鏈
專家指出,中國鉆石產業要向前發展,必須實現從單純的加工業向全產業鏈綜合發展升級,通過專業便利的交易服務和進口鉆石通關渠道,讓企業在原料供應上掌握更多主動,讓加工生產與市場銷售對接更為緊密,促進中國鉆石產業對接國際市場。
“國際交易平臺的出現,將有利于促使中國鉆石進出口從以加工為主的格局向全產業鏈發展轉型升級,通過增進鉆石原材料、切割工藝和文化的國內外交流,提升中國鉆石產業的國際知名度。”廣州鉆石交易中心董事長黃爽表示,廣東此前缺乏便利且具公信力的交易平臺,企業間的交易基于原始而脆弱的個人信用,行業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風險。
記者從廣東省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珠寶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看到,我省已規劃在此期間投資建設鉆石交易與加工中心項目,和上海鉆石交易所對接,引進國際交易機構及交易商,智能化管理系統,總投資額為1億元。
2015年7月,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州鉆石交易中心正式獲得省政府批準設立,8月28日,交易中心舉行了發起人會議,即將投入運營。
有業界人士還表示,在珠寶投資收藏領域,鉆石是繼黃金之外的第二大收藏熱點品,在全球市場的高度認可,為鉆石帶來良好的流通性,也為其投資屬性打下最重要的基礎。據相關行業數據顯示,近幾年鉆石每年均有10%漲幅,而在國際拍賣大公司,不少鉆石飾品的拍賣價均創造出歷史新紀錄。然而,在國內,一方面缺乏鉆石歷史、文化方面的鋪墊;另一方面也缺少權威價格體系、透明的交易平臺,若有更多權威、與國際對接的交易平臺出現,這對促進國內鉆石投資收藏將大有幫助。

0.62卡拉天然緬甸紅寶石配縞瑪瑙及鉆石豹造型戒指,由卡地亞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