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11月11日,農民段金果在山西運城市新絳縣萬安鎮鉆石農民創業園自家鉆石工具廠作坊里展示自己制作加工的男女鉆石首飾。傳統手工生產加工鉆石(金剛石)工藝在山西運城市新絳縣有著...
2014年11月11日,農民段金果在山西運城市新絳縣萬安鎮鉆石農民創業園自家鉆石工具廠作坊里展示自己制作加工的男女鉆石首飾。


傳統手工生產加工鉆石(金剛石)工藝在山西運城市新絳縣有著300多年歷史,從明初到光緒年間,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70年代,從80年代至今當地鉆石產業歷經多次大起大落考驗,鼎盛期時加工戶達800余戶。近年來,在中央小微企業政策激勵下,當地實施政府引導、稅費優惠、技術培訓等措施,加快孵化以萬安鎮為主的鉆石新型小微企業,使當地曾開創中華鉆石業先河的鉆石生產加工傳統產業規范化,重獲新生。目前,當地發展新型作坊式鉆石生產加工小微企業300多家,鉆石農民創業園一座,輻射周邊聞喜、稷山等縣,帶動以農民為主從業者達6000多人,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全國20多個重點城市,并出口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現有上千名農民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河南等全國多個城市創辦鉆石小微企業安家落戶。鉆石生產加工已成為當地農民傳統加現代科技增收的新型傳統手工產業。而目前流動資金緊缺,仍是持續困擾當地鉆石產業加速發展的拌腳石。
據悉,當地開創中華鉆石業先河的老字號“羅興泰”,早年在北京前門大街五牌樓處。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和上海的“羅興泰”變身為北京金剛石工具廠、上海金剛石工具廠,分布在西安等地的分號也同樣進行了公私合營改造。“鉆石之鄉”鉆石業新的鉆石工藝源源不斷創新,為我國機械工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