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訊,光伏行業儼然度過低谷,部分企業重新恢復盈利,并開始了新一輪產能擴張之路。
據大智慧通訊社調查,業內認為,此次擴產與此前幾年規模瘋狂擴張不同,目前行業擴產規模不大,且供需趨向于平衡,導致嚴重產能過剩的可能性較小。
光伏新一輪擴產來臨
目前,包括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在內的光伏組件商已準備擴產。英利海南基地組件產能已由300MW左右擴至1GW;晶科能源年底產能達到1.8GW,預計2014年會達到2GW;天合光能現在組件產能2.4GW,計劃2014年達到3GW。
江蘇一位組件商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由于西部的電站搶裝,9月份到現在很多停滯產能重新開工。一些中型企業也有擴產規劃,比如江蘇福克斯新能源的組件生產線計劃從16條擴大到近30條,產能達到500MW。
太陽能光伏網高級顧問顧理旻稱,此次組件企業擴產相對幾年前的瘋狂擴張要小很多,光伏行業集中度已大大提升,有擴產打算的主要集中在美股上市的大型廠商,規模相對較小的A股光伏企業較少。
一位A股上市公司管理層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現在光伏行業已經逐漸變得理性,類似幾年前那種產能瘋狂擴張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公司現在對擴大組件產能也比較慎重。
顧理旻表示,雖然現在有企業公布擴產計劃,但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據市場好轉的程度決定投資步伐,計劃的規模不一定可以完成。
至于組件商擴產原因,多位業內人士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主要是因為下半年出貨量大增,業績好轉,并且看好明年光伏市場。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將繼續增長,規模預計在42GW-45GW,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中國2014年裝機規模12GW左右,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
預計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較小
業界認為,雖然部分企業開始新一輪的產能擴張,但是整體來看,光伏市場供需進一步趨向平衡,新一輪產能擴張帶來嚴重產能過剩的可能性較小。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旺盛,且市場重心由歐洲向新興市場轉移,歐盟“雙反”對國內企業的沖擊正在減小,中國企業市場空間相對變大。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明年整體的增量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等新興市場,企業擴產除了中國國內電站搶裝帶來的需求增加以外,也和全球市場增長及其格局變化有關。
孟憲淦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德國裝機量由去年的7.6GW減少至今年的3GW左右,全球光伏市場重心逐漸由歐洲向中國、日本等新興市場轉移,格局變得分散、穩定,市場分散無疑可減少歐洲“雙反”對中國組件商的影響。
從供給端來看,和其他制造業基本持平的毛利率水平不會再吸引大批資本進入,且光伏產業整合仍在進行中,會有部分產能退出。
顧理旻表示,組件毛利率雖然由上半年的5%回升到現在的10%左右,但10%的毛利相對其他制造業并無優勢,吸引力相比前幾年大大降低,對光伏有興趣的企業也會理性看待行業。
此外,顧理旻認為,明年依舊是產業整合的一年,部分產能會逐漸淘汰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