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結束后,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把目光投向了下游光伏電站。并網項目的增加讓光伏企業看到,國內市場正在擴大,產業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光伏并網數量不斷增加8月6日
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結束后,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把目光投向了下游光伏電站。并網項目的增加讓光伏企業看到,國內市場正在擴大,產業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8月6日,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價格承諾協議實施。參與談判并簽署協議的94家中國企業可享受對歐盟出口硅片、電池、組件免征反傾銷稅。前提條件是,中國輸歐光伏組件價格不得低于每瓦0.56歐元,每年總量不得超過7吉瓦。
整個8月,與光伏產業有關的政策密集出臺。
供電員工與光伏廠方專家檢查浙江寧波集中連片光伏發電項目。
8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鼓勵企業、個人等各類電力用戶投資建設并經營分布式發電項目;
8月20日,國家能源局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批準了全國18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建設項目;
8月28日,工信部組織起草《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光伏企業的生產、供應和售后服務能力;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金額。
“由此看出,國家非常重視光伏產業,將其視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期發布的政策對啟動國內光伏市場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也都是操作性很強的舉措。這對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是非常好的信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說。
國家發改委最近發布的《通知》,更讓業界稱好。《通知》規定,電網企業與光伏發電企業按規定結算電價,并根據光伏發電項目的發電量與上網電量申請電價補貼。
“《通知》明確了補貼資金撥付的方式、流程和核算標準,有利于投資者對收益率的計算,有利于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說。
國家電網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明確資金申請撥付結算程序,確保政策及時落實到位。
在國內光伏企業努力擺脫“歐盟依賴癥”的同時,國內市場已經開始崛起。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到,2013年~2015年,國內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吉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吉瓦以上。
趙玉文分析:“這個量已經高于歐洲。歐洲去年的市場容量在7.6吉瓦,今年僅保持小幅增長。如果按照年裝機容量10吉瓦來算,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
一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對分布式光伏秉承“支持、歡迎、服務”的態度,積極提升新能源并網服務水平,有力促進了光伏發電的發展。截至今年7月底,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光伏發電并網595萬千瓦,同比增長134%;自今年2月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已受理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625項,總裝機容量131萬千瓦。國家電網已成為全球光伏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
春天的腳步近了
種種跡象表明,光伏行業正在借下游光伏電站項目回暖。各地光伏電站并網數量直線上升,直接拉升了光伏企業的業績。
東方日升的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1553%至2544%。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為:報告期內,公司投建的多個光伏電站陸續實現并網發電,公司獲得電費收入及部分電站轉讓收益。
航天機電(600151,股吧)扭虧為盈,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1.68億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為虧損3.02億元。對于扭虧的原因,航天機電首先提到的是公司自建光伏電站項目實現銷售,投資收益及產業鏈利潤得以體現。
國內光伏電站項目已成為光伏企業扭虧為盈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內光伏市場逐步打開,項目并網如火如荼。為了讓光伏電站項目順利并入電網,國家電網公司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截至8月底,我國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和太陽能發電基地青海省已建成大型集中并網光伏電站近80座,總裝機容量203萬千瓦。為適應大規模光伏電站接入帶來的潮流改變,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加強各環節服務,建成了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等重點工程及多項光伏匯集送出工程,增強了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
截至8月底,浙江省今年光伏發電量累計達4303萬度,同比增長1398%。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累計消納光伏發電量966萬度,是去年同期的2.58倍。
對于光伏電站運營商和使用者來說,最期盼的是在項目的最后環節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并網。“非常感謝國家電網公司的供電員工幫我們排除困難,讓項目順利并上大電網!”江蘇同輝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岳亞新由衷地說。
并網項目的增加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信心。“隨著并網項目的不斷增加,國內光伏企業的銷量還將逐步攀升,毛利率也在回升,生產經營情況不斷好轉,行業基本面向好。冬天已經過去了,行業的春天正向我們徐徐走來。”英利公司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欣喜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