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意見指出,解決節能環保...
意見指出,解決節能環保問題,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環保產業的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表示,環保產業成長性強,就業機會多,市場機會大,是世界主要經濟體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汪濤處長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累計產值超過7萬億元,增加值約2萬億元,接近全社會環保投入。“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累計產值預計超過10萬億元,增加值將超過環保投入。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從事環保裝備制造的企業單位5000家左右;工業總產值近2000億元,是2005年的3.5倍;從業人數50萬人以上。
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環保產業上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營造綠色消費政策環境,加快實施節能、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重點工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用改革的辦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繼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工作之后,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發展領域,并推出多方面具體支持政策。據有關方面透露,下階段,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從金融財稅等方面進一步推出具體工作細則,包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等。
國家發改委有關專家表示,“《意見》提出了三大主要目標: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記者注意到,《意見》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
“作為一個政策帶動性較強的產業,節能環保屢屢得到高層重視,成為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選擇。”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表示。他說,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根據《意見》,“十二五”期間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領域包括:節能產業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服務業等。
在節能產業重點領域,《意見》指出,要重點發展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設備等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照明產品、節能汽車等節能產品;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要模式的節能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