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北京第一機床廠潔凈敞亮的現代化廠房里,數十臺高精度數控機床刀具翻飛,鉆頭轟隆。相對于去年歲末的深度低迷,這家位列中國機床業第一梯隊的企業,其訂單、銷售等方面指標已經開始好轉。“雖然整體情況跟去年相比還不是太好,但環比已有小幅的上升。”北京第一機床廠總工程師劉宇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此時,位于江蘇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徐工集團(下稱“徐工”)也有了春日的暖意。3月25日,徐工董事長王民告訴本報記者,剛進入2月份,市場就迎來了旺季,“徐工所有生產單元都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這兩家企業在機械行業頗具代表性。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機械行業自去年10月開始急劇萎縮的市場,在國家陸續出臺的拉動內需政策的影響下,已經有所回溫。不過由于機械行業子行業繁多,各個子行業所受到的影響和復蘇情況都不盡相同。“但是總體而言,可以說機械行業開始復蘇了。”大通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肖江峰說。
市場回暖
去年下半年的那場深度低迷,對于機械行業多數公司而言是個噩夢。機床作為工業生產“母機”,大連機床廠等許多國有大型機床廠幾乎達到半停產的地步,而沈陽鼓風機集團(下稱“沈鼓”)等生產大型冶金、石化裝備的制造企業,以及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下稱“一重”)等大型鑄鍛件生產企業,也同樣受到很大影響。
然而,2009年尤其是春節以來,機械行業的公司感受到了“春天”,甚至有的公司感覺“春天”似乎比季節來得更早一些。
“去年歲末,我都快要‘要飯’了。”廈門廈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林魁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半開玩笑地說。不過這句“玩笑”卻從側面反映了金融危機對機械行業出口的極大影響。但是2009年以來的每個月,他銷售出去的裝載機和挖掘機數量都在增加。
林魁說:“從最近一段時間看,銷售量環比已經開始上升了,詢問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告訴記者,公司今年1月銷售了20多臺,2月銷售了60多臺,3月肯定會超過100臺。
身為工程機械龍頭的徐工,今年訂單情況也有明顯好轉,王民告訴本報:“進入3月份,徐工更迎來了一個小陽春,當月銷售額預計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王民更看重金融危機中的“機”。在他看來,最大機遇在于“國內市場巨大發展空間和中央擴大內需、振興經濟的重大舉措”。為此,他將2009年徐工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從去年的5%提升到6%。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三一重工(600031.SH)3月份的訂單也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各項產品銷售增長勢頭明顯。今年前兩個月,三一重工挖掘機銷量接近600臺,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200%。此外,今年前兩個月,柳工(000528.SZ)挖掘機銷量超過320臺,同比增長約140%。
冶金機械也出現了復蘇的跡象。沈鼓黨委常務副書記鄧長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一季度訂單比去年同期減少30%左右,但是由于鼓風機的訂單一般都提前半年左右,今年一季度的產值將達到20個億,比去年增加6個億左右。鄧長輝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拉動內需的政策會有一定的滯后性,對于前景還是很看好的。”
肖江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機械行業子行業繁多,受沖擊程度和受益程度不同。機械行業分為13個子行業:農用機械、儀器儀表、石化通用、重型礦山、機床工具、電工電器業、機械基礎件、食品包裝機械、汽車、其他民用機械、內燃機、文化辦公設備和工程機械。
徐工、三一重工等幾家公司主要生產工程機械,而工程機械是政策拉動直接受益最大的機械子行業之一。相比于工程機械,機床行業則是4萬億投資政策的間接受益者。劉宇凌告訴本報:“機床作為工業生產‘母機’,機床行業受政策拉動的影響會滯后一些,有個傳導過程,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顯現出來。”
肖江峰認為,政策對各種機械產品的拉動是不同的,如風電設備、核電設備、農用機械等受益非常大。記者了解到,一重的核用大型鑄鍛件、沈鼓的核主泵等產品,都得到了國家資金和項目的大力支持。國家推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堅決意志前所未有,金風科技、大連華銳等風機制造公司受益頗大。有知情人士透露,國家能源局將在江蘇建立海上風電示范基地,準備采用的就是大連華銳的風機。此外,江淮動力(000816.SZ)等農機板塊公司受益也頗大。
前景值得期待
雖然機械行業景氣度還處于“初春”,但是行業公司和分析師們對于今年的形勢普遍看好。“可以說,機械行業已經開始復蘇了。”肖江峰說。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告訴本報,去年機械行業多數重點產品全年累計產量仍保持增長,但下半年增勢逐月減緩,12月當月產量已多數呈負增長。但是今年前兩個月,機械行業完成銷售產值11501.03億元,在增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同比仍增長2.11%。
在肖江峰看來,由于機械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而其他行業振興必然要采購大量機械,所以機械行業將是4萬億投資受益最直接、最多、最快的行業。
本報記者了解到,國家新近制訂的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悉數提到了產業升級,而產業升級的保障之一就是加大技術改造、采購先進裝備。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的重要時期,國家實施積極的擴大內需政策,加快產業調整轉型和升級,對先進裝備產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告訴本報,“此次規劃則與其他產業進行了充分的前期協調和聯動。”
因為政策拉動,浙江嘉力寶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新對前景尤其看好。這家生產滾齒機的民營企業,已經充分感受新政帶來的利好。陳立新告訴本報:“從今年前幾個月份看,訂單情況非常好,已經供不應求了,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八九月份,去年公司銷售200多臺機器,今年將銷售300多臺肯定沒問題。”
國家發改委上述官員表示: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顯現,消費需求逐步復蘇,各領域、各行業投資穩定,勢必帶動包括機械在內的裝備制造產品需求,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