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齒輪制造大國到齒輪制造強國的發展過程就是齒輪產品標準快速提高的過程,讓企業成為標準制定的主體是必然的趨勢。
“推進我國齒輪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必須要打破計劃經濟下的思維模式,走市場經濟標準化發展之路。”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王聲堂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呼吁。
他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往往是那些創新走在前列的企業,引領著標準的發展。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企業標準逐步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這是市場經濟環境下齒輪標準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場經濟標準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計劃經濟標準模式待改
提及中國齒輪行業的標準,王聲堂認為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全面學習蘇聯經驗的解放初期。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行業開始由政府組織貫徹齒輪60標準。
“上世紀80年代,為改變齒輪行業的落后面貌,我國開始參照ISO標準,貫徹齒輪88標準。但由于是參照,所以在齒輪的設計、工藝、裝備方面仍與國際標準有較大差距。”王聲堂表示。
上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在中國有了較大發展,國家決定等同采用ISO標準。但由于在等同或等效問題上爭論不休,中國齒輪行業延誤了貫徹 ISO1995標準的最佳時期,名義上貫徹但實際上并沒有改變思路,致使齒輪的手冊、教科書、設計以及裝備等標準觀念落后,至今許多企業仍然停留在齒輪 88標準的認識水平上,影響了齒輪產品趕上國際水平的進程。
“我國走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已經30年了,但齒輪行業的標準化工作還在繼續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采訪中,王聲堂一再強調。
他告訴記者,計劃經濟體制下標準由政府推動貫徹,政府是標準化的主體。“幾十年計劃經濟的結果,在我國形成了國際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國家標準高于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高于企業標準的遞減模式。企業缺少提高標準的動力,齒輪產品與國際產品差距拉大,最終導致行業重復引進,難以停止。”
“目前,中國齒輪行業存在的計劃經濟的標準思路和組織模式必須改變。”王聲堂在多個場合一再呼吁。
市場經濟環境下,標準更新快、產品換代快、技術創新快,其原因是市場經濟標準發展的動力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是競爭的主體,也就是標準的主體。市場競爭推動技術創新,創新推動標準提高,從而形成了企業、市場拉動式的標準發展模式。”王聲堂為記者一一道來。
創新標準拉動市場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標準是企業產品水平的標志。先進的齒輪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引領產品標準,進而用先進的產品占領市場,標準成了其創造利潤的武器。所以,自主創新的產品標準是拉動齒輪市場發展的“火車頭”。
“正因如此,近年來齒輪協會受行業內領先企業委托,積極組織骨干企業制定、修訂行業協會標準,用標準引領市場,用市場準入條件規范市場,遏制惡性競爭,扶優治劣。應該說企業是標準的主體,協會是標準的組織者。”王聲堂舉例說,齒輪協會組織制定的車輛齒輪鋼采購標準、摩托車齒輪標準、工業通用變速箱四大系列標準等,都是以推動產品達到國際配套水平,遏制低質、低價惡性競爭,以市場準入條件為主要內容,推動齒輪產品逐步升級為目的。
據他介紹,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協會標準執行兩三年后如市場反映良好,就會升級為國家標準,用國家標準支持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國家標準是作為門檻來保衛國家市場的一種武器,而國際標準則是國際貿易的產物,是由齒輪強國的齒輪協會主導的標準,是國家間齒輪協會協商的產物。”王聲堂告訴記者。
“綜上,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自主創新是先進標準誕生的基礎。”他總結道,先進企業用創新標準開拓市場、占領市場、引領市場,所以企業標準高于行業協會標準,行業協會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先進的國家標準則高于國際標準。“而我們現在之所以把國際標準看得那么神圣,就是因為缺少創新,在觀念和標準上都遠遠落后于國外。”
自主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企業一旦停止創新就會淪為‘打工仔’,一定要用自主創新來推動中國齒輪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王聲堂說,這是齒輪專業協會的基本觀點。也正因如此,從2005年起齒輪協會就開始大張旗鼓地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而齒輪協會參照美國齒輪協會標準化工作的經驗,推動我國齒輪標準化的發展已有十余年的時間。
“企業要參與國際競爭,首先就一定要追趕并貫徹好ISO齒輪(現行)新標準,使齒輪制造的精度和強度的基礎標準與國際一致,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他表示,這是齒輪產品跟上國際市場發展、走向世界的基本條件。
其次,在制定各類齒輪產品標準時,應以國際先進公司的標準為目標,以國際配套齒輪的基本參數為基礎設定產品技術條件,通過創新設計、創新工藝,制造出能參與國際配套的齒輪產品,為齒輪產品的國內外貿易服務。
最后,王聲堂還表示,對于國內骨干企業暫時還達不到國際配套水平的產品,齒輪協會在制定標準時可設定不同的市場準入條件,將產品進行分檔,如 A、B、C三類。“其中,A類代表國際領先水平即我們的努力方向;B類代表國際配套水平即限期達到的目標;C類則代表雖暫時難以淘汰但明確為落后,將分期分批淘汰的產品。”
“總之,中國從齒輪制造大國到齒輪制造強國的過程是齒輪產品標準快速提高的過程。”王聲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