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3月18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季報》認為,盡管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嚴重沖擊,但中國實體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中國經濟仍具有采取經濟刺激措施的較大空間。
《季報》認為,由于中國不依賴國外資本支持經濟增長,中國銀行業基本上未受國際金融動蕩的波及。私人消費仍表現活躍,預計能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時,經濟刺激計劃將對國內需求、生產和就業起到支撐作用,政府主導的投資正在加速增長。
世行認為,從2008年11月開始迅速增加的財政支出及財政收入增幅的減緩,使得2008年全年財政收支出現少量赤字。再加上銀行信貸激增,都對經濟活動和市場情緒有一定支撐。從近期的一些數據如工業銷售數據和采購經理指數(PMI)可以看出,中國國內經濟較國外需求來說保持了較好的態勢。
世行同時將2009年度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11月份預期的7.5%下調至6.5%。《季報》指出,外需放緩和全球性經濟危機將導致出口疲軟和社會投資減緩,這將抑制2009年和2010年中國經濟增速。盡管中國出口下滑之勢可能已經在2月份觸底,但全年出口額將很可能低于去年。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出口額達1553.3億美元,同比下降21.1%。
世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稍低一點的增長不會危害中國經濟或社會穩定,短期內不應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中國經濟基本面堅實,決策者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考慮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最近實施的包括擴大政府醫療、教育和社保領域的支出等一系列提振內需、改善民生的措施,是值得歡迎的,同時也存在推出進一步措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