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墨之都”是鶴崗市758戰略中7個經濟社會發展定位之一,作為亞洲石墨儲量最多的地區,近年來,鶴崗市委市政府不斷求解,如何提升石墨產業層次,發展高端產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
今年7月,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在視察鶴崗時對該市石墨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鶴崗國際石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工信部、省政府等有關方面領導、學者和國內外企業代表,為產業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現狀 行業頭雁振翅欲飛
發展石墨產業,打造“中國石墨之都”是鶴崗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11年末,全市石墨生產企業已達21戶,選礦能力30萬噸,生產石墨精粉25萬噸,全年銷售均價為5000元/噸以上,銷售收入達15億元,實現稅金1.5億元。
鶴崗素有“石墨之鄉”美譽,鶴崗市蘿北云山已探明石墨儲量6.36億噸,在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發現25條礦體,屬特大型石墨礦床,目前保存完整,儲量居亞洲之首。
鶴崗市蘿北云山石墨礦于上世紀80年代末開采,從粗放、零星的人工采掘,作坊槽式加工;到90年代相對集約,機械采掘;再到目前的浮選,深加工精粉、球形等,經歷了升級換代的進程。
近年來,鶴崗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及時提出市縣共建石墨產業園區,把石墨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引進世界、國內高端石墨技術。鶴崗市石墨園區建設由縣級推進提升到市級推進,加大了資金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
去年以來,鶴崗市多次派人到深圳寶安集團、上海杉杉集團、北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大連昌黎集團等多家企業洽談石墨開發項目,以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研發機構為原則的石墨城開發戰略已見成果。國內知名企業深圳貝特瑞新能源公司石墨及負極材料項目、溢祥石墨公司球形石墨項目、山東新華錦公司石墨深加工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建設,動力電池、氟化石墨、膨脹石墨、柔性石墨等一系列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可使石墨的附加值提高100倍,石墨產業將成為鶴崗新的經濟增長點。現已有四戶大企業落戶鶴崗市蘿北縣,即南海石墨有限公司、溢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貝可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鑫順石墨有限公司,總投資6.64億元,可實現年產值20.5億元,創利潤2.97億元,上繳稅金1.68億元。
今年7月,中鐵資源石墨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一期投資30億元,重點發展高純石墨、微粉石墨、球形石墨等深加工產品,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7.4億元。
目前,鶴崗市球形石墨已形成2.5萬噸生產規模,南海石油公司在鶴崗市投資興建的8萬噸石墨粉、1萬噸球形石墨已投產,還將延長產業鏈條,生產電池負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池。“十二五”期間,將建設2套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負極材料形成5萬噸生產規模。屆時,鶴崗市石墨產業可形成產值260億元以上,重點開發軍工、耐磨、耐高溫、阻燃等石墨深加工制品。
“國字號”大企業相繼入駐,將促進石墨產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快產業提檔升級。鶴崗市石墨產業這只行業頭雁,已呈振翅欲飛之勢。
問題 研發滯后 開發無序
盡管我國石墨儲量占世界80%,我省石墨儲量占全國80%,但目前石墨的資源優勢并未形成產業優勢。
據了解,石墨作為新能源材料產業,由于缺乏高精尖技術,產業和產品一直很寂寞,國家及相關部門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引起足夠重視,還沒有行業發展規劃、準入標準。據了解,目前在石墨行業還沒有院士,大專院校還沒有專業,高水平的國家級研究院所至今還未設立,這也是導致石墨產業發展滯后的主要成因。
據介紹,鶴崗市乃至全國在天然石墨深加工上的技術水平,還只停留在生產大量精粉及耐火材料,鉛筆、涂料等傳統產業產品上,石墨球形、負極材料等開發才剛剛起步,國內幾百家石墨企業生產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也只占一小部分份額,企業員工隊伍的文化素質不高,車間生產人員幾乎沒有大學生,農民工占有很大比例。
石墨無序開采,是行業的另一隱患。目前,石墨采礦權失控,惡性競爭現象嚴重。目前鶴崗市2戶采礦企業,采礦權均被兩家香港投資公司控股。出于短期行為近得利益驅動,加上國際國內市場對石墨資源需求的增長,出現國內石墨礦產無序開采,效益低下的現象。礦山開采對環境會造成很大破壞,亟待加大技術投入,減小產業發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出路 加大推進力度 發展高端產業
如何合理開發利用石墨資源,把石墨產業發展成我省又一優勢產業,省委、省政府及業內專家對此思考良多。
今年7月,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在鶴崗視察時指出,石墨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際性的新材料。當前,國內外石墨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把石墨列為重點研發的高科技項目。在石墨產業發展上,不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追求質的提升。鶴崗和雞西等地要加大投資建設力度,盡快將石墨產業做上規模、做出檔次,向終端、高端產業方向延伸發展,搶占市場制高點。同時,要積極爭取國家石墨研發中心和交易市場落戶我省,為石墨產業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日前召開的石墨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礦冶總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傳堯、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沈萬慈、哈工大教授袁國輝等行業專家,對石墨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專家們認為,應切實加強行業管理,從產業布局、工藝技術、產品質量、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責任等方面設立行業準入門檻,抑制盲目擴張;切實提高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能力,延伸完善產業鏈,開發深加工產品和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布局,在資源富集地、制品消費地積聚發展石墨產業,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集聚效應,帶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對當地石墨產業發展,鶴崗市高端石墨產業推進組經過調查后建議,建立高層推進機制。鶴崗市委、市政府已由主要領導掛帥,下設專門機構負責石墨產業發展工作,從管理到產業、規劃、資金、政策,全方位組織實施。加快高端石墨產業園區建設。高標準建設高端石墨產業園區,在“七通一平”的基礎上,建設污水處理廠、除塵裝置等。同時,引進最先進技術、最優秀人才、最知名企業,加強資源、技術和資本的結合度。建立石墨研發專項基金,設立國家級研發中心,組織攻關新技術,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聯盟,盡快提升石墨產業層次。鶴崗市政府盡快成立具有自主控股權的采礦公司,嚴格控制資源,取締個人占有和私采亂掘,實施有計劃的保護性開采。
目前,鶴崗市正加快引進人才力度,兩批次引進煤化工等專業碩士研究生107名。隨著國字號企業及一批規模以上企業建成投產,石墨產業鏈將逐步延伸,產品附加值不斷加大,產業層次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