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鎢價進入下跌通道,近期下跌加速。鎢價在2011年中達到最高點后,逐步下行。近期下跌速度有所加快。2012年7月鎢精礦價格由月初的12.35萬元/噸(含稅),降到月末的11.25萬元/噸(含稅),一個月快速下降9%,給很多鎢企業的盈利帶來壓力,我們認為廈門鎢業、章源鎢業股價下跌也與此有關。
減產動力不足,鎢精礦產量依然保持穩步增長。國內鎢精礦生產成本大部分集中于5~8萬元/噸,因此現在9.6萬元/噸(不含稅)的鎢價水平下大部分企業依然有盈利空間,減產動力不足。從月度統計數據看,鎢精礦產量依然保持穩步增長。歷史上看,鎢精礦產量的平均增長率在10%左右。
而需求方面,總體情況比較悲觀。切削工具累計的銷售收入、成本、出口增速均在下滑,但單看單月值很有可能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這個可能是二季度鎢價快速下跌的導火索。
對于鎢價的前景,行業專家普遍認為還沒有樂觀的理由。在礦山減產動力不足的背景下,鎢價很大程度取決于需求面。由于鎢下游的切削工具應用于傳統工業,因此鎢的需求走勢和中國包括海外的GDP走勢基本一致。但目前看,中國經濟下滑的勢頭還未有扭轉跡象,歐洲的衰退可能是個長期的過程,整個鎢的需求依然處于下行軌道。
資本市場一致看好的廈門鎢業,近期也經歷了快速股價回調。我們認為回調的原因包括:(1)估值壓力。因為如果下半年鎢價以及稀土價格繼續低迷,那么測算廈門鎢業全年EPS或只有0.7元(不含房地產),那么37元的股價對應估值遠高于有色平均水平。(2)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不過拋開宏觀面因素,廈門鎢業本身的管理和發展前景依然值得看好,未來可以預期的利好包括上游稀土、鎢的整合注入,下游釹鐵硼等深加工項目突破等等。我們認為當股價由40多元的平臺回落到30元的平臺后,買入機會或會慢慢出現。未來投資契機包括鎢限產、鎢收儲、經濟觸底等等。中國股市在經歷了3年的調整后,在等待一輪新經濟周期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