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港股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大幅上漲13%、而美股的無錫尚德也于12日大漲27%。兩大光伏龍頭的股價異動,主要受到多晶硅生產企業在醞釀漲價的傳聞影響。除此之外,近日多招政策出臺,也為奄奄一息的光伏產業打下一支強心針。
光伏產業進入冰點時期
新能源領域的光伏產業,曾經是眾多熱資追逐的領域,也曾經造就了無錫尚德的董事長施正榮成為中國首富。在之前,凡是帶有“光伏”、“硅”等概念的股票,都無一例外的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也無一例外地一度成為熾手可熱的大牛股。然而,這一切在2011年卻遭到翻天覆地的改變,2011年光伏行業因多國政策趨冷,投資過熱,致使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大跌。目前為止,國內行業利潤率從以往暴利的139%下滑到目前的負數(市場售價已低于成本)。在過去一年當中,國內的光伏龍頭企業無錫尚德股價從10美元跌至1美元,一度被市場傳聞面臨倒閉風險。隨后,50多家太陽能企業相繼倒下,全行業三分一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對于光伏產業來說,目前已不是過冬,而是冰點時期。
隨著2012年到來,對于中國的光伏產業而言前路也一片坎坷,歐洲市場萎縮、美國雙反調查、產能嚴重過剩,種種不利的因素疊加在一起,真是談“光伏”色變。
光伏股異動 傳醞釀漲價
所謂光伏,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目前,晶體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單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也依然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材料,因此,晶體硅作為光伏產業的主要上游資源,其價格變動也往往預示著下游光伏產業的興衰。
經歷了連續三個季度下跌的多晶硅價格,本周終于出現反彈。根據PV Insights的樣本統計,PV級多晶硅價格本周上升4.45%,連續兩周保持上升趨勢,并且最低價回升到30$/Kg。根據最新Energy Trend樣本統計,多晶硅最低價雖然仍維持在20$/Kg,但是均價也上漲了3.68%。多晶硅價格兩周來保持了止跌回穩的趨勢。近日,外圍市場或臺灣地區也陸續風傳硅料企業醞釀漲價,報出的硅料價格逐步上揚
隨著價格的回暖預期,一眾多晶硅生產商的股價也受到抄底資金的支撐,表現十分強勢。多晶硅的龍頭企業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于1月12日大幅上漲13%、美股的太陽電池制造商龍頭,無錫尚德也于12日大漲27%。
而A股市場當中,樂山電力(9.05,-0.03,-0.33%)(600644)、南玻A(9.63,-0.13,-1.33%)(000012)、川投能源(11.73,-0.08,-0.68%)(600674)、天威保變(11.52,-0.05,-0.43%)(600550)等一系列多晶硅概念股也得到資金的追捧,相應上漲。
對此現象,有機構認為,多晶硅上漲反映了庫存消化的程度以及無效產能部份擠出的狀況,多晶硅價格短期恢復性反彈不具備長期趨勢,但反映行業狀況正在逐步回暖中。
限制外商投資 淘汰產能
一個行業的衰落,緊隨著政策面往往有相應的行動進行拯救,比如行業整合或提高準入門檻以減少市場供應。隨著2012年的到來,光伏產業也看到一絲絲政策出手拯救的曙光。
此前,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 年修訂)》,將多晶硅、煤化工等條目從鼓動類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刪除,同時將薄膜電池、太陽能集光鏡、超高功率石墨電級、200mm 單晶硅及拋光片生產、太陽能空調、太陽能干燥裝置、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站,加入成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新的指導目錄自明年1 月30 日起施行。
12 月14 日,工信部對首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進行公示,賽維LDK、樂電天威、江蘇中能等20 家多晶硅企業成為第一批入圍企業。行業準入政策在逐步實施當中。
可見,連番政策的實施,主要目的是淘汰晶體硅的落后產能和限制外資投資,減少行業供應以提振產品售價;另一方面則積極引進外資投資晶體硅的下游產業,以增加需求。
海通證券(微博)(7.89,0.04,0.51%)認為,目前的光伏產業存在三大嬗變因素,共同驅動本次多晶硅價格小幅反彈:
(1)企業優勝劣汰,落后產能退出。據報道,工信部早先公布的20家符合《多晶硅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中,其實有一大半已經停產多晶硅,行業格局正在重新確立,目前多晶硅全球前四大生產企業的產能就已經能滿足整個光伏產業的下游裝機需求,未來多晶硅產業的發展趨勢或許將是寡頭壟斷局面;
(2)價格雪崩促使平價上網臨界點加速逼近,并刺激下游裝機容量未來的增加。開拓下游有助于行業價格的企穩,國際市場上的多晶硅最低價達到20$/Kg,而國內價格已經跌破眾多公司成本價20-23萬元/噸,這樣的價格對于下游發電站環節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上游價格下跌大幅降低了裝機成本,事實上,并網發電是太陽能行業的最終目的,價格的合理化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國內啟動彌補出口萎靡的缺口,國內光伏裝機容量迎來了增長最快的時節。預計2011年國內裝機容量超過之前普遍預期的1.5GW達到1.8GW甚至2GW是大概率事件,國內市場未來2-3年或將爆發,這將彌補了歐洲市場增速下降所造成的出口方面的部份缺口。
財政補貼 安裝成本減半
除了前兩招控制供應和增加需求外,近日財政部辦公廳、中住建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也是對行業重大的利好。根據《通知》內容,國家為進一步提升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水平,對于建材型等與建筑物高度緊密結合的光電一體化項目實行政策補助,補助標準暫定為9元/瓦,對與建筑一般結合的利用形式,補助標準暫定為7.5元/瓦。
對于此政策,長城證券(微博)認為,此次通知可看做去年對于可再生能源建筑規劃的一個具體落實,符合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思路,更是避開大規模光伏發電集中并網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從國外經驗看,以德國和意大利為代表的光伏大國在其光伏政策的修訂中也開始逐步鼓勵小型光伏項目的安裝,這其中的主體正是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從補貼力度來看,雖然小型光伏系統的安裝單價比大型電站略高,但是隨著光伏產品價格的不斷下降,補貼力度已經達到了安裝成本的一半以上,經過測算,度電成本達到6毛以內,如果配合部分地方性補貼,完全可以實現用戶側的平價上網。“盡管現階段仍然存在BIPV用戶和電網的之間的博弈,不過長期來看我們非常看好BIPV的發展。建議關注相關標的包括BIPV系統設計的金剛玻璃(7.350,-0.04,-0.54%)(300093)、減反玻璃和雙玻組件龍頭亞瑪頓(25.80,0.15,0.58%)(002623)以及港股的興業太陽能(00750)等。”長城證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