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五金制造大國,也是公認的極具發展潛力的大市場,各式各樣的五金產品惹人眼球。盡管如此,目前中國五金市場與國際市場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數據顯示,中國五金市場中前10名企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還不到全國五金市場的十分之一,這說明中國的五金市場非常零碎。目前眾多的五金企業中,大多數還初在企業發展的“團體化階段”,靠的是業務驅動。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企業老板的工作能力、企業資源、和現金。企業的戰略計劃、系統和控制、企業所有者的分權能力的重要性逐步被企業老板模糊地認識到,并認為需要引進“管理”,同時又擔心會出現管理層和內部秩序的危機。這些企業基本上是有債經營,并且很難融到資金,即使能融到資金,規模也非常有限。由于生存的壓力,即使了解市場,也無法貼近市場。
對少數規模較大些的企業,如有幾個億銷售收入的企業,進入了企業發展的“規范化階段”,即初期的管理驅動階段。這個階段,企業老板的工作能力、企業資源、和現金的重要地位逐步弱化。同時,企業的戰略計劃、系統和控制、公司員工素質和組織架構、企業所有者的分權能力的重要性更加提高,企業必須加強管理,避免專制危機和控制危機。但企業在管理經驗,管理手段,管理人才等方面都面臨挑戰。
目前中國五金營銷渠道模式主要有經銷代理模式,合作經營模式,和渠道自營模式,有的也開始嘗試傳統渠道和網絡渠道相結合的新模式。大多五金經銷商都處于企業發展的“初創業階段”,通常是靠機會驅動來發展,靠的是市場機會和創業者的魄力。這個階段,企業所有者的工作能力、企業資源、現金、企業和個人目標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而戰略計劃、系統和控制、公司組織架構等是次要的。企業此階段有早期的夭折危機。許多夫妻店,在經濟危機或競爭中被淘汰。五金經銷商渠道通常并不穩定。
這些初級階段的五金生產和經銷企業通常業績不穩定,不能指哪兒打哪兒,競爭基本上還是零售靠低價,工程靠關系,難以持續健康發展。
而目前進入中國的五金跨國企業大多處于企業發展的“精細化階段”,甚至“合作化階段”,也就是高級管理驅動階段或創新驅動、合作共存階段,是管理型企業,通常能指哪兒打哪兒,發展比較穩定。這些企業加強集權控制,集中處理戰略規劃、人力資源、財務與投資等重大問題,但通常存在活力危機。同時,由于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文化背景、市場需求、產品本地化、本地人才、服務理念等眾多差異和挑戰,使得外企水土不服,發展也并不容易。
隨著競爭的深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五金產業鏈上每階段的利潤空間均在壓縮,降價的空間日趨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單靠價格競爭已不能建立核心競爭力,從而努力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對企業管理和品牌重要性的認識上有了飛躍。同時,消費導向由以價格為主轉為綜合考慮品牌、品質、服務等因素。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房地產業的發展,從毛坯房到精裝房,從簡單家居到整體家居,與建筑密切相關的五金行業也隨之向中、高端方向發展。市場對五金產品的審美和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五金企業認識到,唯有差異化的品牌、產品和服務才能滿足人們的高要求。而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五金企業,無論是本地企業還是外企,通過合資、收購兼并來“整合”,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五金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從而實現五金產品、技術、銷售渠道的整合與提升。
國內五金企業為了提高自身實力,更快地拓展國際市場,將通過多種手段加快和國外企業的融合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競爭力。而國際大企業收購國內知名五金制造企業的案例屢見不鮮,對于國外五金企業來說,北美等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但增長比較緩慢,而中國市場保持著百分之幾十的增長速度,因此,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不失為明智之舉。可以預計,中國將成為世界五金競爭的主戰場。未來幾年將是中國五金行業的高速震蕩期,這種高速震蕩,將導致五金品牌陣營兩極分化的趨勢擴大。優勝劣汰,一些不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會通過不同形式退出市場競爭,一批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五金企業將脫穎而出。
不過,不同企業的整合是一個高難度動作,就象要在高速路上不停車換輪胎,既要保發展速度,又要及時修理問題。2010年,史丹利百得控股了中國玻璃門控五金龍頭企業GMT,對中國五金行業的發展以及對史丹利和GMT核心主業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是加速了中國五金行業規模化發展的趨勢,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五金行業的產業能級;另一方面加強了企業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通過此次合作和整合,史丹利GMT公司實現了產品線的互補、產品技術的整合、渠道的結合和擴充、品牌的相互提升,以及有效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我們深感幸運!
除了五金企業規模的整合外,五金行業成熟的另一個標志是市場的細分。生產企業要專業,要成為產品類別的領導者。世界一流公司的產品,往往給人一種非常清晰的印象。而目前中國不少五金企業戰略多元化,由于五金行業進入門檻低這一特性,驅使不少企業品牌概念模糊,過分追逐短期效益,無論有無條件都要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其實充其量不過是仿制、貼牌的一堆“METOO”產品,主業不突出,核心競爭力差。
所謂市場細分,就是要以顧客需求的某些特征或變量為依據,尋找和發掘共同或相關因素,將市場分別為若干部分,有利于發現市場機會。通過五金市場細分,我們可以發現哪些用戶需求已得到了滿足,哪些只滿足了一部分,哪些仍是潛在需求。相應地,我們可以發現哪些產品競爭激烈,哪些產品有較少的競爭,哪些產品亟待開發。
五金市場細分對中小企業尤為重要。與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資源能力有限,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缺乏競爭能力。通過市場細分,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優勢,選擇一些大企業不愿顧及、相對市場需求量較小的細分市場,集中力量滿足該特定市場的需求,在整體競爭劇烈的市場條件下,在某一局部市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求得生存和發展。GMT就主攻玻璃門控五金,在地彈簧、玻璃門夾、門拉手、玻璃門鎖等產品上下功夫,努力成為該領域的領導品牌。
細分市場有利于掌握五金市場的特點。不進行市場細分,企業選擇目標市場必定是盲目的,不認真地鑒別各個細分市場的需求特點,就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細分市場也有利于制定五金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組合是企業綜合考慮產品、價格、促銷形式和銷售渠道、應用領域等各種因素而制定的市場營銷方案,就每一特定市場而言,只有一種最佳組合形式,這只能是市場細分的結果。細分市場還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競爭能力受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存在差別,但通過有效的市場細分戰略可以改變這種差別,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競爭能力。
如果五金企業能以準確把握和超越客戶需求作為核心競爭力,通過自然增長和資源整合來擴大規模,通過細分市場來提升競爭力,并通過專業化的、個性化的、持續的、以及客戶喜歡的方法來服務,相信一定會帶來持續穩健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