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總是習慣于將新興產業與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聯系在一起時,在日前舉行的“2011全球CEO高層(杭州)論壇”上,跨國公司高管們卻提醒:對絕大多數傳統企業來說,進入新興產業最好的捷徑是依托現有產業發展適合自己的新興產業。
許多新興產業其實是生長在傳統產業身上的。Mahindra公司是印度領先的汽車制造商,該公司高管德瓦爾先生說,汽車業有著200多年的歷史,但開發節能的發動機便是汽車業的新興產業。依靠這方面的研發,Mahindra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對這一觀點,法國施耐德電氣集團全球戰略發展總監里查德表示贊同。她表示,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施耐德電氣不會另起爐灶投資新興產業,因為對現有產品的改造升級,在她眼里就是新興產業。
知名跨國公司高管的發言,使在場的浙商受到啟發。新秀集團董事長施紀鴻說:“對我們這樣一個箱包企業來說,貿然進入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似乎不現實,我們就從生產箱包的新材料入手發展新興產業。”據他介紹,他們企業原來生產的塑料箱容易壞,現在使用了柔韌性、抗撞擊力強的新材料,市場反應很好。現在,新秀正借助GPS定位系統研發“丟不掉的箱子”。
對許多傳統企業來說,對現有產業的改造升級,就是進入了廣闊的新興產業。中國建材集團南方水泥公司總裁姚季鑫透露,南方水泥正在大力發展與水泥有關的新興產業,如石膏板、玻纖等行業,沿著這些與本行業密切相關的獨特產業,走自己的新興產業之路。
而與之對應的反面案例則是,本世紀初,一些原本從事傳統輕工生產的浙江中小企業盲目進入LED照明這一新興產業。然而,由于缺乏對LED光源和散熱進行深入研發,大部分LED照明企業所生產的都是低端產品,最終導致產能過剩,大量企業倒閉,只有少量企業真正轉型成功。對此,專家指出,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產業特點發展新興產業,在全球新興產業的浪潮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