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倒閉潮”謠言滿天飛,溫州中小五金企業、廣東中小企業,但是中小企業倒閉潮到底有沒有?一方面是媒體不斷爆出浙江、廣東、江蘇等地中小企業生存艱難以至停工、停產、倒閉的新聞;一方面又是政府有關部門不斷出面澄清,中小企業倒閉沒有扎堆出現,倒閉潮夸大其詞。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看來,不管倒閉有沒有形成“潮”,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容小覷。當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是宏觀調控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仔細思考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在緊縮銀根的同時,為中小企業生存提供更好的金融環境。
“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對中小企業倒閉的新聞作出澄清,但在我個人看來,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容小覷。”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
全國工商聯的一則調查印證了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的說法,該調查顯示,90%以上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小微型企業的融資狀態更為窘迫。由于銀根緊縮,當前中小企業生存之艱難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并且今年下半年中小企業的處境將更為艱難。
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指出,當前我國正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通貨膨脹導致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采取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銀根,導致中小企業貸款成本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的倒閉就成為普遍的現象。
但是與2008年相比,本次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有所不同。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表示,2008年中小企業主要面臨的是訂單不足的問題,而現在中小企業所面臨的是生產要素不足的問題,由于普遍缺乏資金,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認為,當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上宏觀調控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仔細思考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在緊縮銀根的同時,為中小企業生存提供更好的金融環境。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在流動性過剩和“錢荒”中煎熬,08年的危機至今不過三年又陷入再次的危機,人們不禁要問這是一個正常的經濟規律,還是一個怪圈?
對此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專家表示,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確存在著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是市場經濟自發調節所產生的現象。但中國當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市場經濟沒有直接關系,與政府的宏觀調控卻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學術界曾經存在過船小好調頭還是船大抗風浪的爭論,現在看來,中小企業在任何國家都占有絕對的比重,中小企業不僅能夠解決就業問題,而且可以有效地支撐一個國家的產業體系,因此,政府理應關心中小企業。
政府關心中小企業有兩點比較重要:一是放開民間金融,設立各種形式的、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金融機構;二是給中小企業減稅、減費。
朱宏任:當前中小企業面臨四大困難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近日在出席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會議上表示,對一些媒體報道的“大規模倒閉”情況現在看來是言過其實了,但是對中小企業遇到的新困難、新問題要予以高度重視。
朱宏任指出,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有,一是生產成本上升過快,原材料普遍上漲,原油、棉花、鐵礦石等價格處于高位;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快,用工難、用工荒的問題非常突出,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職工工資普遍上漲。以上兩個“成本上升過快”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二是企業負擔依然較重,涉企收費仍然偏多、偏高,違法違規收費依然存在。如,有的地方借亂收費緩解財政困難,有的部門利用手中權力收費謀取部門利益,有的基層執法人員違規收費謀取個人利益等。
三是去年以來,為了鞏固應對金融危機的成果,我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已連續12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今年又連續兩次提高了銀行利率。信貸規模的縮減,致使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據統計,銀行信貸基本覆蓋大型企業和80%的中型企業,而規模以下的小企業80%無緣銀行信貸,大量中小企業通過民間借貸解決燃眉之急,借款利率已高達50%-100%,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難以解決小企業融資渠道少、規模小、成本高等制約“瓶頸”問題。
四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處于傳統產業價值鏈低端,技術創新能力弱、生產經營粗放,裝備水平低,專業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參與競爭,難以及時消化經營成本上漲因素,適應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現實要求。
朱宏任表示,為盡快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新問題和新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今年上半年以來,溫家寶、李克強、王岐山、張德江等領導親自考察調研。工信部也根據國務院領導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調研,深入一線了解中小企業運行情況,調查分析中小企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聽取意見建議,研究相關對策。同時,各有關部門也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一是增加財稅支持,減輕企業負擔。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各類專項資金共計123.5億元,同比增長13.4%。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進步、技術改造、節能減排、融資擔保等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項目。對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及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困難企業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實行“五緩、四減、三補貼”等援企穩崗政策,2010年為企業減輕負擔和增加補貼約330億元。
二是改善金融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部門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大環境下,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實施差異化監管,放寬中小企業呆壞賬核銷條件,允許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提取和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加大了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大力推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加快培育信用擔保機構,加大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的政策支持。
三是健全服務體系,提高企業素質。推動為中小企業提供職業培訓、管理咨詢、信用評價、創業輔導、質量檢測、共性技術研發等服務的機構快速發展。實施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鄉鎮企業藍色證書培訓工程,2010年參加各類政府補貼職業培訓的勞動者達2000多萬人。
四是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和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支持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等促進中小企業產業優化升級項目。在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出口退稅、出口優惠信貸以及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支持下,中小企業對外出口規模和質量也得到穩步提高。
五是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分類指導,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我部與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使中小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更加規范,其中還增加了微型企業的標準,為進一步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奠定了基礎,使各項扶持政策向更為弱勢的企業群體傾斜。
六多方積極獲得商機,據了解,中國國際建筑五金展是全球第二大五金展——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的專題展會,由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德國科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中國貿促會輕工行業分會聯合主辦,國際五金及家居用品協會聯合會支持。此展會被定為行業風向標,外貿成交量大,中小企業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