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全球化經濟的帶動下,中國石材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業內人士介紹,200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合計近5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7.14%。其中出口39.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5.06%;進口15.4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2.72%。
困難時期,石材進出口的大幅增長說明中國擁有巨大的石材加工能力和消費市場,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石材“加工場”,中國石材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國外一些知名品牌相比差距還很大,在繁榮的背后還有諸多的隱患,它們不同程度地制約著中國石材工業做大做強。
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與其根源。
三角債問題
據有關石材行業內人士透露,石材業中三角債問題普遍。他介紹,就如05年石博會中了解,上海石材工程拖欠款非常嚴重。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上海直接用在工程中的飾面石板材達80億元,而一年以上拖欠款就達19億元,約占25%。二年以上的拖欠款為7億元,約占9%。雖說在一年以上拖欠款中,10%一般為合同規定的正常押金,可是其余的15%就不正常。二年以上10%的拖欠款相當部分轉化成無限的三角債。另據該知情者介紹,石材行業的爛賬,最終導致被迫打折收款,使上海石材企業的損失每年2個億左右,而整個上海石材業的年利潤也只有5-6個億。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狀況呢?據了解,在石材行業惡意拖欠的手法多種多樣。如有的裝飾公司憑借其合同談判中的有利地位,利用石材企業承攬工程的迫切心理以及對法律條款的不熟悉,在合同中故意設陷阱,提出一些不合理條款,一旦驗收結算時,以此為依據要挾石材企業;再者,利用天然石材色差,裂縫等特性以及驗收標準不完善的情況,故意制造事端,產生糾紛,從而達到拖欠甚至賴賬的目的。
三角債惡意拖欠對石材企業影響巨大:第一,企業只有不斷盈利、積累,再投資,才能不斷發展壯大,三角債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攔路虎,從而影響整個石材行業總體水平的提高;第二,它往往使企業只注重短期行為,注重關系,走后門等不正當行為,助長一些石材行業的歪風邪氣;第三,對于外地企業來說,三角債更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使他們今后的日子更加艱難。
針對上述惡意拖欠款的做法,對此,石材企業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首先應加緊起草標準合同文本,注重培訓,規范工程運作秩序。各地石材協會在行業內應推諉統一的合同文本,制定工程指導價格開展對業內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行業素質。其次,為會員企業及時提供法律與技術幫助。各協會的法律顧問以及會員權益委員會應及時介入一些工程糾紛;再次,倡導規范運作,嚴禁帶資承攬工程。
2011年中國石材發展之路如何走?
我國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大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資源約束緊是我們的基本國情。“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世所罕見。”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戰勝這些困難和風險,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全國人的努力和創新。
對于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要有淡定的心態。既不能固步自封,也絕不能妄自尊大??陀^地說,中國國力的提升,為中國在國際社會贏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并提高了國家的軟實力。對于一些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發展經驗的確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一些國家也在了解和借鑒這些經驗。然而,這不應該成為輸出“模式”的理由。歷史早就證明,任何一個國家成功的關鍵都在于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經驗再次驗證了這個結論。
以上是國內專家學者對中國模式的分析,這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中國石材產業的發展模式、中國石材產業發展之道路與中國模式的必然聯系和內涵所在。我國石材行業目前面臨的是世界石材資源的珍惜和利用!整合與營銷!裝備與制作、創新與發展。把中國石材產業發展從中國資源走向世界石材資源!從中國安裝走向世界設計!不斷完善我們的石材裝備技術水平,不斷創新石材應用技術。這就是中國石材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