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GDP增長7.1%,受消費拉動3.8個百分點。一直以來,在內需中,消費的增速遠比不上投資,但較之以前的“只見投資,不見消費”來說,3.8個百分點已是來之不易。消費的不斷增長說明了我國消費品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聲響,但是否就意味著包括五金工具等在內的國內消費品市場已逐漸走出低谷了呢?
從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的五金市場就一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依然嚴峻,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消費信心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艱難生存。市場何時回暖,一直是企業主們最關心的問題。
專家建言,市場回暖出現一些好的方面,但要想走出低谷還尚需時間。
原因在于消費雖然保持了穩定增長,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面臨的就業壓力,人們的收入增長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此外,我國雖然加大了社會保障力度的建設,但是依然難解居民’后顧之憂’。這些問題,都對消費的增長帶來影響。
另外,在經濟危機期間,由于低收入居民消費能力低造成生產過剩,企業開工率低。而企業困難又加劇失業率提高,工人工資下降,消費更無望。兩者互為因果,一環扣一環,無法解開。
尤其在外需萎縮后,GDP增長靠內需。內需分兩個,一個是投資需求,一個是消費需求。加大投資需求一樣可以保持GDP增長。而國內消費逆勢而上更多表現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上,與其說這是消費增長,倒不如說是投資見長。
在我國GDP增長7.1%,受消費拉動3.8個百分點的時候,五金企業應搶抓擴大消費、拉動內需的利好政策機遇,努力拓展市場、擴大供應、提振信心,走出消費市場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