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對于廣泛應用于汽車板材、電工板材、廚具中的冷軋不銹鋼,歐盟的消費能力一直居高不下。相較于中國每人每年5公斤的不銹鋼消費量來說,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為7公斤。歐洲的“地頭蛇”們顯然不會將不銹鋼市場這塊“大蛋糕”拱手讓給中國的“強龍”。
歐洲鋼鐵聯合會秘書長莫法特近日表示,針對來自韓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進口的冷軋不銹鋼產品將向歐委會提出反傾銷申訴。這已不是歐盟業界第一次表達對進口冷軋不銹鋼產品的不滿了。受訪專家表示,因歐盟鋼企有能力大量生產冷軋不銹鋼等附加值較高的鋼產品,因而對外來產品的競爭十分排斥。
“去年同期歐盟就對中國企業進行了密集的反傾銷調查,今年還是這樣。”有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成為歐盟業界“排外”的主要誘因。
據記者了解,該組織已多次對中國冷軋不銹鋼產品表達不滿之情了。最近一次是在去年3月,彼時,歐鋼聯也曾醞釀提出反傾銷申訴,并于11月發出強硬警告。
“歐鋼聯如此針對冷軋不銹鋼產品,與歐盟自身的產品結構和競爭優勢有關。”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赫榮亮表示,歐盟鋼企有能力大量生產冷軋不銹鋼這種附加值較高的產品。由此導致該種產品的產能過剩,進而排斥中國同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