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歐盟的碳鋼緊固件征收6.1%至26.0%不等的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針對這樣的裁定,歐盟進口商否認其產品出口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損害,并稱這一裁定過重。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巡視員宋和平對此明確表示:"在調查過程中,調查機關認真閱讀和研究了申請人和各利害關系方提交的材料。經過對初裁前和終裁前的實地核查,結果顯示,調查期內雖然相關企業產量、產能、銷量等部分指標表現良好,但從開工率、庫存、利潤、產業發展等方面來看,中國國內產業受到的損害非常明顯。
據宋和平介紹,受被調查產品的沖擊,調查期內,15家重點抽樣企業同類產品平均開工率2005年為80.57%,2008年1月至9月為75.90%,比2005年減少4.67%。調查機關在核查中發現某企業情況更為嚴重,2005年開工率只有41%,2008年1月至9月更是下降到36%。同時,企業庫存大幅增長。2009年12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09年第115號公告,公布了碳鋼緊固件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碳鋼緊固件存在傾銷,并決定對該產品采取保證金形式的臨時反傾銷措施。"初裁后我國緊固件行業發展很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初裁后緊固件訂單回升,特別是為汽車、電子電器及工程機械配套的高強度緊固件和異型件需求增加;二是企業投入增長;三是產品升級步伐加快,國內部分汽車制造廠將采購轉向國內,給企業的產品升級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宋和平說。
據了解,緊固件是機械基礎零件,被譽為"工業之米"。全球緊固件需求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亞洲。目前,由于亞洲地區的制造技術水平逐步提高,且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全球緊固件產業分工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北美、歐洲在向亞洲出口高端緊固件的同時,正將產品生產向亞洲地區轉移,預計未來競爭將更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