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盟依托資源、政策、環境優勢,按照“綠電本地消納、資源就地轉化”的思路,錨定行業龍頭、領軍企業,全面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大力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為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積極培育打造超硬材料產業聚集區。我盟緊抓超硬材料制品產業市場窗口期,圍繞超硬材料及上下游配套產業,精準繪制超硬材料產業鏈“圖譜”,重點招引關聯性強、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先后引進內蒙古唐合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君銳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譚龍益友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維貝德(內蒙古)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中科漢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等超硬材料產業企業,唐合人造金剛石、維貝德人造金剛石、君銳科技高純石墨加工等項目投入運行,人造金剛石產能達到200萬克拉,已基本形成以金剛石及制品生產為主導,以超硬材料原輔材料生產、行業用智能裝備制造為補充,集生產、貿易、研發、產業孵化于一體的先進碳材料金剛石半導體產業基地,填補了自治區超硬材料產業鏈的空白,實現了產業鏈的完整閉合和價值最大化。
構建鋰資源綜合利用全產業鏈條。我盟鋰資源豐富,具備發展鋰產業的天然優勢,已被列入自治區重點發展布局中。為進一步實現資源就地加工轉化,推動鋰產業“集點成鏈,集鏈成群”,已先后引進鑲黃旗蒙金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江西贛鋒鋰業集團等企業,初步建成“采礦——選礦——正極材料”的鋰產業鏈條。目前,贛鋒鋰業一期2萬噸碳酸鋰項目、蒙金礦業一期年采選60萬噸采選項目已建成,贛鋒鋰業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和2吉瓦時電芯制造、新蒙新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特變電工年產2吉瓦時組串式儲能變流器項目、恒力源年產2.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正加快建設,全盟已基本實現從鋰資源開發到儲能電站一站式布齊。
構建鍺資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我盟擁有豐富的鍺資源,烏蘭圖嘎鍺煤露天礦是國內最大的鍺礦,探明鍺資源量達1217萬噸,鍺資源保有量占到世界儲量的38%。圍繞鍺資源優勢,引進先導科技集團總投資53億元的光學及新型光電子材料產業化項目落地開工,依托先導集團超高純鍺單晶、大尺寸高品質藍寶石、高純金屬制備等核心技術,構建了從鍺資源開發、金屬提煉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填補了全區在該領域的產業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