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成長板塊中的重要一環,新能源板塊在2023年表現遜色于TMT等板塊,其整體延續了此前震蕩調整的態勢。不過隨著估值回落以及產業領域新技術突破、成本有望進一步下行,部分業內人士對新能源板塊2024年表現逐漸樂觀起來。
日前,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蘇晨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經過調整,產業鏈大部分公司估值也已經處于較低水平,新能源行業未來的增長空間仍舊樂觀。其未來投資機會來源于被低估的細分行業龍頭,光伏、動力電池等細分領域2024年布局機遇值得把握。
對新能源板塊態度樂觀
此前,新能源賽道曾出現“高光時刻”,市場需求的超預期爆發、產業鏈明顯供不應求的情況合力推動了A股市場新能源板塊走強。不過到了2023年,A股新能源板塊整體出現了明顯回調,市場交投情緒也降溫不少。
如何看待2023年新能源板塊的“失寵”?蘇晨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產業鏈供給逐步釋放,供需得到明顯緩解,部分環節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考慮到過去幾年新能源終端滲透率提升速度較快,市場對未來光伏、電動汽車的需求增速也出現了擔憂,板塊估值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移。”
不過展望2024年,蘇晨對新能源板塊仍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產業,經過幾輪周期的洗禮,新能源大部分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新能源終端的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能源革命剛剛開始,隨著產業鏈價格和成本不斷下行,需求端高速增長有望持續。”
從大環境和產業發展角度看,蘇晨認為,2024年成本下降推動全球新能源需求保持高增長的確定性較高,美國如果開啟降息周期,對光伏終端需求也將形成有效刺激;此外,電動汽車新品推出加速,電動車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國汽車產業比較優勢開始體現,全球市占率也將出現加速提升趨勢。
從行業板塊及上市公司視角,蘇晨指出,目前新能源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相比于行業潛在增速和企業盈利增速,大部分龍頭公司處于明顯低估狀態。“新能源行業未來的增長空間仍舊樂觀,隨著新技術不斷推動,成本預計會持續快速下行。”
經濟不斷復蘇疊加市場預期美聯儲將要開啟降息,當下各方對后市成長風格的表現更為期待。考慮到新能源板塊屬于成長投資風格中最重要的行業板塊之一,目前板塊估值又處于歷史低位,蘇晨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新能源的投資機會來源于被低估的細分行業龍頭,投資者可以選擇長期持有具備低成本優勢的龍頭公司。
布局光伏、動力電池等領域
對于新能源方向的細分領域配置價值,蘇晨認為,此前光伏板塊持續調整,投資者對光伏板塊的負面情緒基本釋放完畢,2024年光伏板塊將迎來基本面和市場預期的“否極泰來”,推薦關注兩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一是光伏行業景氣度及主流企業報表業績觸底后,量、利預期及估值的集中修復預計最快可以在2024年一季度出現,因此首選在這一輪產能出清過程中,光伏產業各個環節展現出強勢盈利韌性和發展后勁的強α企業;
二是TOPCon電池大擴產之后,圍繞下一輪電池片擴產“技術路線”選擇投資機會,標的主要圍繞引領新一輪技術方向的主產業鏈優勢制造企業及相關設備、耗材供應商。蘇晨預計,該主線熱度將在2024年年中附近的時間段達到高潮。
動力電池也是蘇晨在2024年看好的新能源領域布局重點。蘇晨認為,作為周期成長賽道,需求增速、產能和庫存周期是其產業鏈基本面的核心影響因素,而2023年以來,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和庫存均觸底,影響電池產業鏈基本面兌現的核心因素已經逐步從“價”過渡到“量”。“2023年是動力電池庫存周期中的去庫存周期,電池出貨量的增長弱于下游需求的增長,2024年電池出貨量的增長應該強于下游需求的增長。全面看好動力電池產業鏈各細分賽道低估值龍頭,同時重視電池新技術演繹,2024年預計為復合集流體、鈉電池、芳綸涂覆、大圓柱電池等集中爆發期。”
主題投資角度,蘇晨認為機會更多集中在新技術研發和推出初期,如動力電池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光伏新技術應用,機器人產業鏈“0-1”產業化帶來的機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