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雖已落幕,但傳遞的石材發展信號卻值得每一個石材人好好琢磨。
展會期間,高時、環球、華輝、和潤等不少老牌石材企業紛紛打出全產業鏈運營的口號。從展荒料、大板到展家具、展空間;從天然石材到無機石、石英石等全品類發展,石材的不斷延伸是消費者對石材認知的普遍提升,更是石材行業蓬勃發展的證明。
和潤石業董事長黃慶達用一個比喻對“全產業鏈”做了生動的詮釋:“從前,我們只是賣面粉,對接的只是開面包店的,而現在我們不僅能夠自己做面包,還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甜點,滿足不同的受眾需求。”
完善企業閉環提高品牌價值
在本次展會上,作為南安石材協會會長單位,華輝股份在其展位外墻上醒目地粘貼著“全產業鏈”幾個大字,無疑是在向外界直接宣示企業發展的主旨。
而進入展位內,映入眼簾的除了掛在墻上的幾個主打品種,還有全荒料設計而成的吧臺、以大樹為靈感的旋轉裝置和極簡的大理石家具,通過闡釋不同材料與石材的關系與聯結,演繹多樣化的場景,仿佛在向每一個靠近的人述說石材的紋理與語言。
展會期間,華輝股份總經理王煒煊還代表華輝與四川雅安寶興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寶興漢白玉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通全石材產業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深耕石材行業21年,華輝股份從國外貿易到工程業務的專研,再到礦山源頭的布局,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確保從源頭到終端的質量保障。”華輝股份副總經理潘小毛告訴記者,全產業鏈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完善整個商業閉環,提高品牌價值,從而主導話語權。
在高時展廳,表達更為直接,在臨時搭起來的一墩墻上,羅列出了自己的所有品牌業務:家里有礦,超過2000平方公里的礦;意大利蘭博基尼巖板中國獨家代理;露華、意大英良石材參展產品引人圍觀。利Q牌、高時石英石、意特利、安得倍抗菌人造石等一系列下屬品牌。
從礦山到終端品牌,高時打造的石材產業鏈不可謂不全。與高時實力不相上下的還有環球石材,環球石材在廈門展一舉拿下兩個展位,一個展示人造石,一個展示天然石。
在業內人士茂哥看來,企業只有完善產業鏈,才不會受制于人。如果商業閉環無法接通,相對利潤就低,而全產業鏈指的就是從礦產資源到終端服務,雖然成本高,管理難度大,但一旦建立起企業文化,厚積薄發,就可實現高利潤,甚至上市的愿景。
單品種全產業鏈運營成趨勢
在5月17日石善匯舉行的2021石材產業趨勢報告會上,來自五湖四海的石材人在分析了石材行業的發展現狀后,也總結了這樣一個結論:單品種全產業鏈運營成趨勢。
“近幾年,不論哪種銷售模式,礦主對銷售渠道商的管控越來越嚴。包銷的方式礦主顧慮較多,擔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可控,風險大。”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說,供需關系的不平衡,分銷商分擔了巨大的資金和銷售壓力,造成價格戰盛行,導致礦山開采的不可持續性。
劉良認為,礦主簡單開好礦山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何推廣材料和選擇好銷售渠道商成為未來礦山運營不可回避的問題。礦主與大型石材企業合作,或由大型石材企業直接掌握資源端,或許是最好的出路。
在南安石材行業,已有許多綜合實力強大的石材企業正在踐行這種單品種全產業鏈運營的企業,和潤就是其中之一。
進入石材行業15年,和潤石業已然將葡萄牙米黃做到了行業領先的位置。發展之初,和潤也僅僅是做石材貿易,現在已在全國開設7個工廠,業務范圍延伸到工裝、精裝、豪裝、公裝,在打開葡萄牙米黃的各種銷售渠道的同時,也將其運用到極致。
主營意大利白石的新鵬飛也是將白石全產業鏈運營做到極致。不僅取得了白石的優先采購權,還斥資千萬元,建設水頭花園式白石展廳,保證常年幾十萬平方米的庫存。并不定期舉辦設計師論壇、沙龍等,在設計圈打響了買白石就找新鵬飛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