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商丘市民營企業從1978年的3643戶發展到現在的204055家,增長56倍多;從業人員從1978年的75594人,發展到124.23萬人,增長16倍多;營業收入從1978年的14242萬元增長到1203.83億元,增長845倍多;實現利潤總額從1978年的1019萬元,增長到111.29億元,增長1092倍多;民營經濟實交稅金從1978年的244萬元,增長到13.41億元,增長近550倍。全市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產業集群18個。
其中傳統加工型4個(虞城稍崗鋼卷尺生產加工、睢縣皮毛皮革加工、柘城單樓鋁制品加工、柘城河西楊木加工等),農產品加工型8個(永城面粉加工產業、夏邑車站鎮食用菌生產加工、虞城利民鎮食品加工、虞城棉紡加工、睢陽區木材加工、睢陽區紡織加工、寧陵縣白酒生產、民權縣葡萄酒產業),輕工業類型6個(夏邑會亭鑄造加工、夏邑會亭打火機生產加工、梁園區鋁加工、梁園區農藥化工產業、柘城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開發區電動(自行)車)。工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拉動了縣域工業經濟的增長。
獨具特色的金剛石產業群
以惠豐金剛石制品廠、華鑫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和金鑫磨料磨具廠等18家企業為龍頭,帶動150余家企業從事金剛石微粉生產。已發展成為微粉生產為主、兼有多種金剛石制品生產的全國重要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基地,主要產品有金剛石微粉、破碎料、金剛石鉆頭、金剛石砂輪、金剛石研磨膏和金剛石聚晶、拉絲模、超薄金剛石內圓切割片等十余種。年產金剛石微粉28億克拉,金剛石砂輪2萬余片,金剛石鉆頭2萬余支,產值10億元以上。其中微粉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0%以上,占出口量的46%以上,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亞洲、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柘城縣成為金剛石制品生產的全國重要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