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發基于金剛石材料的量子計算機技術國際科學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已在推測就如何建立基本計算單元方面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這項研究的核心是極度純凈的單晶金剛石,該材料由元素六公司技術部利用其專有技術開發而成。
基于金剛石材料的量子計算機應用電子來存儲數據位,并用光子來讀取和控制數據位。金剛石被認為是常溫條件下實現固態量子信息計算的非常有前景的材料。應用其他方法則往往需要復雜且昂貴的低溫冷卻系統。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來自一項始于2007年的EQUIND課題。該課題為期三年,著力于弄清金剛石中的一些特定光學特性是否能夠用作量子計算機以及單光子源的基本要素,是FET開放基金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FET開放基金項目的目標是研究將可能對社會及行業產生影響的未來及新興技術的潛力。
該科研小組在近期出版的國際權威科學刊物《自然—物理學》發表文章,表示他們的最新成果演示了“實現室溫下量子寄存的所有元素”。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切實可行地在一臺計算機上控制和讀取信息,并相信他們可以將數據輸出到寄存器。
這一結論將有望為基于量子力學的新型計算機設計鋪平道路。如果獲得成功,則可實現運行速度明顯快得多的計算機,并在破譯復雜代碼、檢索龐大數據庫以及處理復雜建模問題發揮重要作用。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多個國家的政府和軍事基金組織都在為量子計算研究提供支持。
金剛石晶格中存在著一種氮-空位缺陷。該區域的電子可形成基本計算單元,并可通過激光掃描讀取里面的信息。元素六公司技術部已經通過應用化學氣相沉積技術研發出超高純度的單晶金剛石晶體,這一CVD金剛石材料在研發量子計算所需的具有特殊性質的金剛石結構方面提供了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