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才在創業板上市的四方達(300179,股吧)僅僅上市才一個月,便出現了一季報變臉的現象。本刊曾在《四方達:業績驟降背后的“上市費用”》一文中對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進行了揭露。據記者日前調查發現,四方達一季報里突然涌入的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內的8家機構,除兩只基金外,其他機構并沒有參與公司上市前進行的網下詢價申報,而是在上市后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內集中搶籌。此前有市場人士認為,各路機構之所以快速建倉是“看重公司在國內超硬復合材料領域的發展前景”,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如果確實因為看好基本面而選擇買入,為何此前不盡興網下申購,畢竟以發行價買入更為“劃算”。種種跡象表明,其動機恐怕沒有這么簡單。
業績“變臉”機構搶籌
2011年一度報,四方達實現營業總收入2513.67萬元,同比增長17.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5.88萬元,同比下滑56.78%;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8.4個百分點。除產品毛利下滑外,三項費用的暴增才是真正拉低公司一季度業績的“罪魁禍首”。本刊曾在《四方達:業績驟降背后的“上市費用”》一文中對公司近500萬元的“上市費用”進行了分析,并指出“雖然公司將這些費用計入一季度損益,在操作上沒有問題,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會將這些費用體現在全年的報表而非當季報表里面,這樣做法使得外界不易清晰獲知具體的費用支出方向和金額。”
雖然四方達一季報業績“變臉”,但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里卻涌入了大量機構。記者看到,除位居第九和第十位的遼寧艾海滑石有限公司和北京德和投資有限公司外,前八大流通股股東皆為機構,而基金占據了其中的5個席位。其中,興全有機增長基金、鵬華中國50(160605,基金吧)基金以及富國天瑞(100022,基金吧)強勢地區基金分列前三位,分別持有130萬股、119.79萬股和86.05萬股。此外,泰達宏利價值優化型基金以及鵬華旗下另一只基金消費優選分別持有59.53萬股和50萬股,申銀萬國、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以及華潤深國投信托產品等三家機構也入圍前十。上述8家機構合計持有四方達的股份達到563萬股,占公司當前流通股股本的35%。
皆為一個半月內進入
值得注意的是,四方達于2月15日才上市,而此次進入到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機構,除興全有機增長和富國天瑞強勢曾參與到公司的詢價申報外,其他機構根本沒有參與其中。
公開資料顯示,四方達發行價格為24.75元/股,發行數量2000萬股,其中網下配售數量為400萬股,占發行數量的20%。截至1月24日,公司主承銷商通過深交所網下發行電子平臺共收到由52家詢價對象統一申報的69家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申報信息,而在申報的15家基金中,除興全有機增長26.10元的詢價報價申購400萬股,以及富國天瑞強勢以26.5元申購320股外,鵬華旗下兩只基金,以及泰達宏利價值優化都沒有參與詢價。而最終獲得配售的對象中,基金也僅有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獲配80萬股。
由于有券商研究報告指出,“四方達是國內聚晶金剛石及制品的龍頭企業,處于人造金剛石產業鏈的中下游,擁有高毛利率,而公司募投項目陸續投產后,未來兩年業績復合增長預計在60%以上。”有業內人士將機構的快速建倉解讀為“看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說是對公司未來發展看好的話,機構是會去積極參與網下詢價及配售的。很多好公司一旦上市,股價往往會上漲,這樣一來便很難拿到像發行價這么便宜的籌碼了。”記者也看到,四方達上市首日開盤不久創下30.02元的價格后,一路上行,最終報收32.75元,高于發行價32.32%,此后兩個月里,公司股價一直處于盤整,但并沒有像其他創業板公司出現破發的現象。以一季度四方達均價32.31元計算,機構的建倉成本也約為此價格,比發行價仍然高出三成。
“愿意付出高額的成本去建倉,或許另有隱情。”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對此表示,“網下配售的股票如果要拋售受到時間等諸多限制,不排除這些上市之后才建倉的機構因為考慮到時間成本,并不打算長期持有,而是做一把就跑。”根據相關規定,配售對象的獲配股票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個月后方可上市流通,而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股票則沒有這樣的限制。如果真如上述人士所分析,機構只是短炒,那么在四方達業績不佳等不利因素驅使下,機構的拋售壓力無疑將增大,而這會對公司股價必將造成重創。況且配售對象3個月鎖定期限已經來臨,不排除公司股價下挫的可能性。
四方達前十名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東持股
表1:四方達
股東名稱(全稱) | 持有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數量(股) |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全有機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 1,300,153 |
交通銀行-鵬華中國50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 1,197,910 |
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精選(100022,基金吧)混合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 860,455 |
交通銀行-泰達宏利價值優化型成長類行業證券投資基金 | 591,280 |
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鵬華消費型證券投資基金 | 499,881 |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416,845 |
光大證券-工行-光大陽光新興產業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 407,089 |
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博頤2期證券投資信托計劃 | 360,068 |
遼寧艾海滑石有限公司 | 301,533 |
北京德和投資有限公司 | 300,000 |
股東名稱(全稱) 持有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數量 (股)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興全有機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1,300,153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鵬華中國50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1,197,910
中國農業銀行-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精選混合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860,455
交通銀行-泰達宏利價值優化型成長類行業證券投資基金 591,280
中國工商銀行-鵬華消費優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499,881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16,845
光大證券-工行-光大陽光新興產業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407,089
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博頤2期證券投資信托計劃 360,068
遼寧艾海滑石有限公司 301,533
北京德和投資有限公司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