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對歐美諸國連年貿易順差,我國出口商品在海外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報告統計,反傾銷給我國造成上百億元人民幣損失,幾十萬人失業或潛在失業。中國已成為世界各國反傾銷和保護措施的最大受害國之一。
伴統計,自中國入世以來到2009年底,嘉興市共遭遇來自美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185起,涉案金額68712.45萬美元。嘉興緊固件頻遭歐美反傾銷調查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反傾銷陰云籠罩下,緊固件業發展何去何從?
隨著歐盟一體化建設的加速進行,地緣經濟政治利益更趨一致,反傾銷作為其方便易行、見效快的強有力保護手段愈來愈頻繁地付諸實施,矛頭直指我大宗出口產品,使中國成為歐盟反傾銷措施的主要打擊對象,致使中國許多產品無力與歐盟同類產品相競爭,被迫退出歐盟市場。我國緊固件產業不可避免的受到歐盟反傾銷大棒的打擊。究其原因幾何?
原因一:保護其內部市場及產業
歐盟對華實施反傾銷的主要背景是所謂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以前,歐盟一直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反傾銷案的調查審理中,首先給中國企業戴上“非市場經濟國家”這頂歧視帽子,之后任憑中國企業如何抗辯、上訴均無濟于事。中國在市場經濟方面的實質性進展,經中方努力,1998年4月27日歐盟委員會一致同意批準將中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除去,這是有積極意義的,至少是以后在一個企業的產品被征收了反傾銷稅后,不會再危及到同行業的所有企業。
原因二: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價格低廉
我國主要出口工業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附加值相對偏低。而歐盟卻擅長出口技術設備、機械、運輸設備等傳統的資本型和高科技型產品,它構成了70%以上的出口產品。我們所出口的中、低檔產品恰恰又是歐盟成員國中一些所謂窮國生產的產品,如輕工產品,金屬化工產品等,自然致使我國的產品在歐盟市場上受到排擠。
原因三:外貿體制中的許多不規范行為也是導致反傾銷的原因之一
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片面強調出口,追求創匯,各專業進出口公司及其他外貿企業為完成國家下達的創匯指標,不得不千方面計擴大出口。隨著外貿經營權的下放,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急劇增加,國家宏觀管理措施不配套,因而出現了哪個出口商品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各方就一哄而上的局面,導致多頭對外、低價競銷,不但導致肥水外流,利潤損失,而且為國外對華反傾銷提供了借口。再者,出口企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待反傾銷應訴工作積極性不高。
對策一:搞好市場調研,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我國現有出口市場結構不盡合理,出口貿易大部分集中在歐盟、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市場,而這些國家又是反傾銷措施最嚴厲、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應加快開拓亞非拉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同時,從宏觀上控制某些商品,特別是敏感性商品在短期內對某一市場的出口量猛增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出口,以免遭反傾銷。出口企業要研究國際市場動向和容量,制訂出口計劃,防止市場過于集中。
也要注意了解某些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工業界的動向,特別是針對一些國家特殊要保護的比較敏感的產品和涉及到國家利益的產品,要根據進口國的實際情況,策略性地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做到既擴大出口滿足當地市場需要,又不致遭致反傾銷。
對策二:認真研究歐盟反傾銷法
從法律意義上講,反傾銷是一種較規范的行政調查機制。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已成立了公平貿易局負責反傾銷應訴工作,我們應認真研究歐盟的反傾銷法規,研究歐盟社會、政治、經濟現狀,相關產業和競爭對手的情況。。
通過過多種媒介,向企業介紹歐盟反傾銷方面的知識,及時通報歐盟反傾銷立法的情況及實施動向,介紹我國企業應訴方面的經驗及教訓。研究我國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利潤、生產能力、庫存量、主要貿易國別和地區等因素,運用風險評估的方法。。
指導企業隨時調整出口產品的價格和數量,以減少被反傾銷調查的概率和受損害的程度。
對策三:樹立以質取勝意識提高輸歐產品檔次,做好反傾銷應訴工作
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在開發歐盟時,應該沿著我國出口商品的現有水平向高位推進,依照歐盟的主要成員國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較高的特點,瞄準歐盟市場中最有吸引力的高消費和高盈利領域,提高輸歐產品檔次。
目前,歐盟投訴中國傾銷的案件發生之后,很多出口企業有畏難情緒。明知歐盟市場非常重要,出口產品一旦被征收反傾銷稅后,便很難繼續出口,但仍不愿積極主動應訴抗辯,被西方人認為中國外貿公司是“不敢打官司的人”。。
所以,當歐盟對我商品提起反傾銷指控后,凡是涉及到的公司均應聯合起來,團結協作,共同應訴,這是爭取勝訴的必要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