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少了中國和印度兩個主角,全球焦煤市場會變得怎樣?
“價格至少會跌去一半以上。”廣西萬通集團國際部經理林惠江新近計劃從南非進口煤炭,以作為越南煤的補充,但陡然發現身旁涌現大群印度競爭者。
2010年,國際煤炭交易量為7億噸左右,中印兩國占據34%,而這個數字的繼續增長幾乎沒有疑問——2009年這個數值僅為27%。具體細分到焦煤,中印更是占據世界焦煤需求的58%。
“受澳大利亞水災影響,全球焦煤供應更為趨緊。”兗州煤業(28.42,0.82,2.97%)運銷部副主任張賢法對記者表示,冬季過后全球基建進入高峰期,鋼廠會全力生產。未來供需雙方的失衡,國際焦煤價格仍將繼續上漲。
澳大利亞焦煤占全球煉焦煤貿易量的64%,但此次洪災已使該國35%的煉焦煤在生產環節陷入癱瘓,而縱使洪災過后,生產能力的全線恢復亦需數個月的時間。而如無意外,中印兩國焦煤進口兩位數以上的增速不會改變。
“印度目前在國外煤炭產業布局的力度不說比中國小,但至少不輸于中國,且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亞、印尼和非洲這些距離自己近的區域。”煤炭專家黃騰說,隨著中國焦煤進口額的增大,該領域會成為中印兩國全球能源布局的競逐前線。
沸騰的焦煤價
2009年中國焦煤進口量增長402%,達3440萬噸,首次成為凈進口國;2010年焦煤進口量更是大增37%,達到4727萬噸。
中信證券(13.99,0.16,1.16%)分析師羅澤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澳大利亞洪災影響,預計二季度國際煉焦煤合同價格將在250美元/噸以上,而焦煤“2011年全年均價同比上漲幅度有望超過17%。”
自去年12月開始,持續一個月之久的惡劣天氣,導致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焦煤供應受到嚴重影響,從而爆發國際焦煤價格井噴增長,現貨價已突破歷史最高點300美元/噸。目前,澳大利亞焦煤對中國出口報價飆升至300-330美元/噸,每噸上漲60-80美元。
“國際價格已傳導回到國內,像國內的山西焦煤集團已上調了焦煤的出廠價格。”張賢法說,國內焦煤需求已相當旺盛,目前華東地區已有近百元的漲幅。而澳大利亞礦井中積水排干、煤炭剝離、清洗、運輸等環節的恢復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張賢法同時透露,兗煤的焦煤全年合同已訂完,為維護客戶關系不會在近期漲價,但合同中有價格“浮動條款”,如若焦煤價格上漲太多則會執行。
“二季度國際焦煤協議價格必將上漲,可能達到260美元/噸左右。”黃騰預測,全球增量部分并不能填補澳大利亞缺口,而經濟開始回暖的歐洲、美國、日韓對焦煤的需求在復蘇,而一直需求強勁增長的中印兩國更是世界焦煤價格上漲的推力。
目前中國焦煤對外依存度約為10%。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預測,2011至2015年,我國焦煤進口量分別為4900萬噸、5200萬噸、5800萬噸、6500萬噸和7500萬噸,5年時間將勁增53%。
印度方面,2004-2008年該國焦煤進口增長了71%。根據印度煤炭部門的估計,2010-2011財年,印度將進口煤炭8200萬噸,較之2009年增長39%。而印度2009年煤炭進口5900萬噸,較2008年增加1倍。
中印兩國對焦煤的巨大胃口,使得國際焦煤定價模式在2010年首次從年度定價轉向季度定價,并迫使世界鋼企接受更高焦煤價格。
林惠江舉例,必和必拓三菱聯盟公司(BMA)日前即與日本鋼廠達成協議,2011年一季度優質硬焦煤FOB合同價格為225美元/噸,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09美元/噸FOB價格又上調了16美元/噸,漲幅近8%。
中印競逐國際焦煤市場
中信證券預計,到2012年印度煤炭產量將達6.05億噸,需求達8.10億噸,需求將占全球10%以上。該數字意味著印度煤炭缺口將達到2.05億噸,較之2010年缺口增長250%。
“在印尼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百營集團的謝少鵬對記者證實,在印尼一些煤礦項目的考察中,中國人與印度人儼然為兩個最重要的主角。“印度人甚至想學習中國建立一個主權基金,來加強對全球油氣、煤炭資源的投資”。
在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等地,印度煤炭資源的“全球戰略”正在與行進到此處的中國電煤企業碰撞或交集,而印度的觸角甚至伸長到中國未曾到過的美國。
印度國有最大煤炭生產企業印度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長巴達洽亞毫不諱言地表示,該公司正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收購煤炭資產,“目前正對5家潛在收購對象進行評估”。今后4年,印度煤炭公司預計投入20億美元用于收購海外煤炭資產。
事實上,印度的煤炭資源并不匱乏,其產量甚至位居世界三甲,僅次于中國和美國,但印度煤炭的灰分高、熱值低,煉焦用煤資源短缺,這使得鋼鐵行業的用煤大幅依賴進口。
摩根大通對此提醒,印度鋼產量未來10年內料將增長2倍,亞洲區內對焦煤的需求可能將導致競爭加劇,使得長期供應相對趨緊。
作為中印煤炭激烈競逐的例子,在澳大利亞焦炭企業洛克蘭茲-里奇菲爾德、Riversdale Mining Limited公司的收購上,中國的美錦能源(15.48,0.20,1.31%)、武鋼集團都受到印度公司的強烈狙擊,迫使兩中國公司的收購暫時擱淺。
黃騰提醒記者注意,日韓與臺灣使用的是15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中國和印度進口的焦煤更多滿足15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需求,故此中印進口的焦煤品種多存在重合,競爭度更高。
據預計,2011年印度焦煤進口量預計將達到4000萬噸,更加劇了國際焦煤價格上漲壓力。
“焦煤價格在這一年可能比鐵礦石還要堅挺。”林惠江認為,相對于國內企業,印度公司在海外焦煤行業布局較早,如米塔爾和塔塔的自給率已達到30%以上,且逐年遞增。印度鋼鐵管理公司甚至要在印尼建設300萬噸的鋼廠以換取焦煤資源。
林惠江對此建議,中國企業不能總立足于將資源進口到國內,“而是異地設廠、聯合國外數家企業共同持股、積極尋求股市交易機會等多種方式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