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在廣州開幕。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本屆廣交會在組展方面優化調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展覽面積擴大到155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比上屆增加近4600個。按各期各展區不重復統計,參展企業28533家,創歷史新高,“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展企業占比達60%。
“當前國際環境和外貿形勢嚴峻復雜,辦好第134屆廣交會,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創新成果,幫助企業拿訂單拓市場,服務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有利于加強供需對接,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有利于彰顯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和決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
新老朋友踴躍參會
“這是我第11次來到廣交會,每一次來到廣交會,我都能夠發現驚喜——那些產品總是物美價廉,更新速度極快。”墨西哥利物浦百貨集團(Liverpool)亞洲區總經理胡安·拉蒙·佩雷斯說。
Liverpool是墨西哥最大的連鎖百貨公司之一。本屆廣交會,他們的中國采購團隊及墨西哥采購團隊總共55人,目標是尋找廚具、電子產品等優質產品,其中不乏“廣東制造”。“在這里,我們不僅與中國供應商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系,更成為了好朋友。相信在本屆廣交會上,我們會達成所有期望。”胡安·拉蒙·佩雷斯說。
徐兵介紹,已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多名采購商預注冊。預計本屆廣交會到會人數將比第133屆廣交會明顯增長。
從采購商來源來看,徐兵介紹,重點市場采購商參會積極。歐美采購商預注冊人數比上一屆同期增加8.6%,“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增長11.2%,RCEP國家增長13.8%。
此外,采購團組數量進一步增加。徐兵表示,已有97家來自歐、美、亞、非洲的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團組數量較上屆同期增長86.5%。世界500強、全球零售250強等頭部大商參會踴躍,已有140家頭部跨國企業確認參會,不少大商組團人數超過100人。
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徐兵表示,廣交會作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其展區結構也是我國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今年1至8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3.8%,占比提升至58.8%。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額同比增長34.7%。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質量、檔次、技術含量、品牌認可度也不斷提升。
“從2005年開始,我們基本上每年都參加廣交會,我們公司有近兩至三成的客戶和代理商都是在這里結識的。”綠通科技亞太區域經理彭葉坦言,“公司在中東和歐洲的代理商,都是通過廣交會互相了解認識,進而達成長期合作。”
作為一家產品出口占比超90%的新能源動力車生產商,綠通科技的客戶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在美國,其次是亞太地區。“目前我們的產品市場占有率為全球第四,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客戶都認準了我們綠通的品牌。”彭葉介紹。
徐兵介紹,與上屆相比,本屆廣交會第一期家電、電子消費品、機械設備、新能源等機電產品展區規模進一步擴大,增加約3000個展位,增幅超18%,為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提供了參展機會,展出更多創新、高端、智能、綠色產品。其中,新能源展區規模增幅達172%,將進一步助力“新三樣”產品擴大出口,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服務外貿促穩提質
廣交會不僅是觀察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動對外貿易的重要平臺。
“在廣交會上,不出國門就能見到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讓我們可以面對面交談,尋求合作。”廣東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對外貿易的專業展會,廣交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海外客戶。”廣東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鄧啟寧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借助廣交會平臺,更多中小微企業、跨境電商企業、中西部內陸企業將更直接、更便利地與境內外采購商對接,把自己的產品、技術和品牌推向國際市場第一線。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認為,廣交會實現線上線下全天候不間斷交易,為客商帶來了永不落幕的交易平臺。
毛艷華還表示,隨著跨境電商的增長速度加快,中國外貿企業除了借助廣交會加強與客商對接之外,還需要利用好跨境電商平臺拓展交易,要重視把有形產品跟無形服務結合起來,比如,重視海外倉的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