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沈陽蘇家屯生產磨具作坊,與安東另一小砂輪廠合并,定名為蘇家屯砂輪廠,此時磨料不能生產,磨具則采用澆注法與手搗法成型,生產陶瓷結合劑砂輪。時任蘇家屯砂輪廠廠長的高柱天首先提出了試制SiC磨料的設想,1949年12月末,該廠成功試制出黑色SiC磨料。沈陽日報評論員說,“SiC試制成功給砂輪工業打下基礎,為我國自制金剛砂開辟道路,為磨料磨具工業史掀開新的一頁”。
1950年,10月中國標準實業社,開始生產“飛輪牌”磨具。
1951年,2月12日,東北機械十三廠(原蘇家屯砂輪廠)用單相電弧爐試制成功棕剛玉,并于下半年投入生產。
1952年初,東北機械十三廠和東北科學院大連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始試制綠SiC。1952年8月試制成功。
1952年,東北機械十三廠在單相電弧爐上試制白剛玉成功(未正式投產)。
1953年,東北機械十三廠由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工業管理局領導,重新定名為蘇家屯砂輪廠(1951年7月-1953年1月,蘇家屯砂輪廠一度更名為東北機械十三廠)。同年,天津砂輪廠建立。
1954年,山東金剛砂制造廠建立,我國第一座三相電弧爐冶煉棕剛玉成功。
1955年,7月,合肥砂輪廠成立,蘇家屯砂輪廠改名為441廠,鄭州砂輪廠改名為402廠,山東金剛砂制造廠改名為453廠。同年,453廠出版“人造磨料(電剛玉)的制造”一書,為我國行業第一本磨料磨具專業書籍。9月,第一機械工業部鄭州機器制造學校建立創辦(籌建時稱磨具制造學校),設立研磨工具制造專業。第四季度,453廠磨料由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第一次出口越南、英國和意大利等國。
1956年,第一機械工業部創辦了鄭州機器制造學校。
1957年,441廠恢復原名蘇家屯砂輪廠,402廠恢復原名鄭州砂輪廠,453廠改名為張店砂輪廠。7月8日—15日,華沙條約成員國經濟互助委員會在蘇聯列寧格勒召開第一次磨料磨具科學研究與設計工作配合會議,中國以駱維強為團長參加會議。11月,張店砂輪廠試制成功白剛玉微粉。8月19日—24日,華沙成員國在保利亞華爾納召開第二次磨料磨具科學研究與設計工作配合會議。12月1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副主席朱德到鄭州砂輪廠視察。
1958年,6月12日,第一機械部以(58)機技字第188號文批復籌建磨料磨具研究所,第一機械工業部直屬企業蘇家屯砂輪廠、鄭州砂輪廠、張店砂輪廠分別下放地方領導。同年,牡丹江磨料磨具廠冶煉碳化硼成功。
1959年,2月,鄭州砂輪廠上收仍歸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4月,合肥砂輪廠用自供燒結電極冶煉棕剛玉成功。9月,鄭州機器制造學校第一屆學生畢業,畢業學生136名。12月22日,磨料磨具研究所第一部工具專業標準被批準,確定試行日期為1960年7月1日。
1960年,1月,貴州砂輪廠冶煉了第一爐棕剛玉塊,填補了我國在西南地區磨料空白。1月20日,成都砂輪廠正式建廠。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到鄭州砂輪廠視察。4月1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鄭州砂輪廠。下半年上海八個公私合營的中心廠合并成地方國營廠,改名上海砂輪廠。
1961年,12月,張店砂輪廠試制成功單晶剛玉。
1962年,2月21日,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工業管理局取消磨料磨具研究所籌備處,定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磨料磨具研究所。同年蘇家屯砂輪廠定名為“一砂”,鄭州砂輪廠改為“二砂”。
1963年,貴州砂輪廠改為“三砂”,張店砂輪廠改為“四砂”。5月,第四砂輪廠制造安裝白剛玉聯動線投產,為國內第一條剛玉制粒加工聯動線。10月19日,磨料磨具行業技術委員會成立,并于12月9日-14日在鄭州召開了第一次行業技術委員會會議。11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磨料磨具研究所與蘇州克來砂輪廠試制成功碳硅硼磨料,獲國家三等創造發明獎。12月6日,三磨所于鴻昌、王光祖、盧飛雄、李進保等人與通用機械研究所合作,生產了第一顆人造金剛石。
1964年,磨料磨具行業情報網成立。
1965年,第二砂輪廠試制成功直徑1400mm的磨曲軸砂輪,在磨料所配合下,試制成功金剛石砂輪。同年,上海砂輪廠成功生產金相砂紙。第四砂輪廠試制成功微晶剛玉以及微晶剛玉微粉,并試制成功鋯剛玉微精粉。
1966年,磨料磨具研究所發展了金剛石制品生產。
1966年,10月,一機部批準了興建六砂的設計任務書。1967年2月開始動工,三十多名首批建廠職工由中原大地來到貴州進行援建。
1967年,磨料磨具研究所試制成功立方氮化硼。同年,四砂建成1100KVA棕剛玉傾倒爐。二砂試制成功0.15mm的超薄片砂輪,并批量生產。
1969年,一砂、二砂分別將SiC固定冶煉爐改造成功為活動冶煉爐,提高了產量和經濟效益。
1970年,9月,第四砂輪廠試制成功立方碳化硅微粉。同年,第一個人造金剛石磨料磨具專業生產廠第六砂輪廠建廠,并部分投產。從1970年開始,行業第一次由二砂援助阿爾巴尼亞,在阿試制成功陶瓷砂輪。
1971年,3月,北京砂輪廠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用爆炸法生產人造金剛石成功,每次獲得50克拉以上產量。6月29日,第一機械工業部磨料磨具研究所下放,改為地方領導建設,改名為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簡稱“三磨所”)。
1974年,500mm壓徑、粒度150mm整體壓制的人造金剛石無心磨砂輪在第六砂輪廠試制成功。
1975年,三磨所研制成功金剛石聚晶體,并批量生產和應用。7月,西安電影制片廠拍攝科教片“人造金剛石”公映。同時7月份,第三砂輪廠和三磨所研制成功重負荷樹脂砂輪。
1979年,1月16日,第一砂輪廠與東北工學院合作研制成功同步概率篩。從1979年開始,機械工業部為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將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二、三、四、七砂先后上收,由原來地方領導改為以部領導為主,實行部和地方雙重領導。
1981年,4月6日,中國磨料磨具出口聯營公司成立。5月,《人造金剛石與砂輪》改名《磨料磨具與磨削》,由三磨所主辦,雙月刊發行。
1983年,1月20日,修改國標GB2476~2483-81,1985年4月1日實施。
1983年,5月經機械部批準二砂與深圳市機械工業公司、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廣東分公司合資經營“中國第二砂輪廠深圳聯合公司”。10月16日王輔生廠長代表中國與聯邦德國彼德?施瓦貝公司在北京簽訂了涂附磨具成套生產設備及技術協同合同(合同號83BMJS/200171CD),于1984年5月1日生效。建設規模為年產涂附磨具500萬平方米,其中高精技術產品300萬平方米。1983年向美國、西德等國引進了超精油石生產工藝和裝備、涂附磨具現代化生產線等。
1984年,5月,涂附磨具行業協會在濟南成立,理事長由三磨所所長賀一權擔任。
1985年,4月18日經河南省機械電子廳批準,以二砂、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第六設計院、機械制造專科學校、第四機電安裝公司為主體,同全國36個企業組成跨地區、跨行業的生產、經營、科研、設計、智力開發、技術開發、產品開發為中心的企業性公司——白鴿實業工程聯營總公司。同年,鄭州三磨所獲得機械工業部授以成果獎:三角形聚晶金剛石獲二等獎,立方氮化硼陶瓷砂輪獲三等獎,超硬磨料堆積密度測量方法(JB3584-84)獲三等獎。
1990年,《磨料磨具通訊》雜志創刊,由中國磨料磨具情報網、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涂附磨具分會主辦,特邀鄭州玉發磨料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磨料磨具行業的專業雜志(月刊)。該雜志創刊1990年,在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
1992年,國家磨料磨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立,是國家授權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磨料磨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1993年,12月“白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2006年12月股改退市后成立“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1998年,11月26日,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由河南黃河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大阪金剛石工業株式會社、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法人發起設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72。主導產品有超硬材料(人造金剛石、CBN、PCD、鍍覆金剛石、金剛石微粉、CBN微粉)、金剛石制品、UDS系列金剛石壓機、建設機械、特種車輛和自動化控制裝置六大類146個品種。
2001年初,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領導和指導下建成了中國超硬材料網(http://www.dgluping.com),中國超硬材料網,為超硬材料行業建站最早、唯一的、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領導下的專業門戶網站。
2002年,上半年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的領導和指導下建成了中國磨料磨具網(http://www.abrasives.org.cn),形成了具有磨料磨具特色的專業信息網站。同年,中國涂附磨具網(http://www.cncaa.org)也同時建立,中國涂附磨具網是我國涂附磨具行業唯一的、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涂附磨具分會領導下的專業門戶網站。自2002年組建以來,一直致力于促進我國涂附磨具行業的發展。
2006年,10月14日——17日,是河南工業大學的建校五十年大慶。從鄭州機器制造學校到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再到與鄭州工程學院合并后的河南工業大學,從當初開設中專研磨專業,到現在形成大專、本科、研究生多個層次,多專業,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服務于研磨行業的各個崗位。
2007年,1月,以原白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磨料磨具相關資產及人員為基礎,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及資產重組方式,注冊成立了屬于國有獨資的“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公司被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評為“全國磨料磨具行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先進企業”;2007、2008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磨料磨具行業出口企業十強”和“全國磨料磨具行業磨具生產企業十強”等榮譽稱號。
2007年,《磨料磨具通訊》雜志進行改版,由中國磨料磨具情報網、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涂附磨具分會主辦,由中國磨料磨具網、中國超硬材料網、中國涂附磨具網協辦,該雜志由原來每期18頁改為每期40頁以上。
2007年,8月25日,由南陽中南金剛石有限公司完成的20/30粗顆粒高品級人造金剛石項目通過河南省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鑒定驗收,由鄭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品級粗顆粒30/60立方氮化硼創新基金重點項目通過驗收;12月29日,沈陽市盛世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的樹脂結合劑彈簧砂輪項目通過驗收。
200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專家近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進展,證明碳材料石墨烯是至今所測量過的強度最高的材料。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該研究確定出石墨烯是至今測量過的強度最大的材料,比結構鋼的強度要高200倍。這就好比,需要讓一頭大象站在一支鉛筆上,才能穿破一張保鮮膜厚度的石墨烯薄層。
2008年,9月5日,第五屆鄭州國際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討會暨慶祝中國人造金剛石誕生45周年大會在鄭州嵩山飯店隆重召開。大會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工業金剛石信息網、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承辦;中國超硬材料網提供全程網絡報道。
2009年,7月25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涂附磨具分會第八屆會員大會,在鄭州杜康大酒店熱烈召開,選舉新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理事長、秘書長。
2009年,8月21日,超硬材料協會的副理事長單位、中國金剛石工具的龍頭企業——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82。
2009年8月26日,由南陽中南金剛石有限公司整體改制變更而成立的“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