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斯:展示全新驅動力

對于哈斯而言,2015年是在中國市場第2個10年的開局階段,隨著HFO(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在全國各地的持續布局以及第1個10年所積累下來的品牌效應,新征程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開頭。哈斯將在本屆CIMT面積逾300 ㎡的W3-201展位上展出包括DT-1、VF-2、VF-2SS、VM-3、VF-5/50、ST-10、ST-20Y、DS-30SSY以及 UMC-750在內的立式加工中心、車削加工中心等共計9臺機床,可謂陣容豪華。
毫無疑問,全能型立式加工中心UMC-750于本屆CIMT完成的中國首秀將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對于中國市場越來越多在“3+2”和“全5軸”加工方面的需求,UMC系列的經濟性和優良性能或將令哈斯在多軸及多面體加工領域占得一席之地。UMC-750在加工多面型或結構復雜的工件時,能夠有效減少裝夾次數、提高精度。特有40錐度立式加工中心,加工行程為30"× 20"×20"(762×508×508 mm),配備一體式雙軸有耳轉臺。全系機型均采用高性能同軸直驅主軸,標配40+1刀位側掛式刀庫。標配的雙軸有耳轉臺幾乎能夠任意角度定位工件,便于進行5面(3+2)加工,或實現輪廓銑削及復雜加工所需的5軸聯動。該有耳轉臺傾斜角度區間為+110°——-35°,并且能夠實現360°旋轉,創造出充足的刀具避讓空間和加工大尺寸零件的能力。轉臺尺寸為630 mm×500 mm,帶有T型槽和一個精準導向孔,便于自由安裝夾具。
配備Y軸的高性能雙主軸車削中心DS-30SSY,具備16"×23" 行程,31.75" 回轉直徑,Y軸行程為±2.00",30 hp矢量驅動主軸,轉速4 800 r/min,A2-6主軸鼻端,8.3"卡盤,副軸也具有20 hp矢量驅動,轉速4 800 r/min,24刀位混合式刀塔(12個VDI /12個BOT)。DS-30SSY所配備的雙軸傳感器既精準又可靠,能將雙軸車削與Y軸、C軸和動力刀結合在一起,為不同客戶創造強大的“done-in-one”解決方案。雙主軸車削的強大優勢能夠實現一次裝夾中同時加工工件的兩端,同時,第二主軸可以實現完全同步車削,并在加工過程中快速傳遞工件,以此縮短加工循環時間。DS-30SS系列Y軸車削中心還能夠進行偏心銑削、鉆孔和攻絲加工,標準配置了高扭矩動力刀和伺服驅動的C軸,具備4軸加工能力,是需要雙主軸車削加工中心者的最佳選擇。
VF-2SS則是基于經過實際應用證明的 VF-2(加工行程:30英寸×16英寸×20英寸)的基礎上升級打造而成的高速立式加工中心。通過人性化界面的全功能哈斯數控系統,用戶可進行ISO 標準G-代碼編程。標配新型12 000 r/min增強型同軸直驅主軸、高速刀庫和1 400英寸/min的高速進給,運行過程中能實現星形-三角形切換。新設計的24+1刀位側掛式刀庫則采用了更輕的材料和高性能伺服馬達。獨特的直接驅動系統直接將電機連接到主軸上,而不是靠皮帶,震動、發熱和噪音均低于其它驅動系統,因而能夠提供更好的表面粗糙度、熱穩定性和非常安靜的操作體驗。VF-2SS能在縮短加工時間的同時增加每批次零件加工量,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通訊、IT等行業,并被業內稱為“鋁合金加工的專家”,是哈斯明星產品之一。
2 GF加工方案:看點小集

兩年一度的機床行業盛會——CIMT如期而至,GF加工方案也將為大家帶來面向不同領域的專業解決方案,再次詮釋其在技術、市場上的優勢。
看點一:航空航天精密加工方案
在展臺中,大家將發現一個猶如機艙般的“航空航天室”,GF加工方案的行業專家將在這里為大家系統講解航空航天專業知識和關鍵零部件的加工技術,從原型設計到結構件、機身框架組件、燃料輸送系統、輔助動力裝置(APU)部件、噴氣發動機部件和航空電子設備等的加工制造,到渦輪葉片修復和可追溯性解決方案。在加工展示區,GF加工方案還將通過展示高效銑削加工中心MIKRON HPM 800U,高性能加工中心MIKRON HEM 700U以及小孔機DRILL300對航空發動機葉盤、支架零件以及葉片冷卻孔的現場加工演示,為大家展示其技術優勢。
看點二:精密模具自動化生產線
在展臺中,GF加工方案將用一臺機器人Transformer來連接在精密模具制造中典型應用的3臺機床高速銑削加工中心MIKRON HSM 400LP、數控電火花機床FORM200Bp以及激光加工機LASER1000。作為一條精密模具的自動化生產線,GF將現場為大家演示其精準化、高生產率的優勢,包括柔性制造工藝編排、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加工過程中數據的采集。
看點三:全新機床CUT E350的零距離體驗
在展臺中將展出,2015年全新推出的慢走絲線切割機床CUT E350。作為一臺通用型機床,CUT E350靈巧易用的人機界面和優化的工藝參數有助于快速工件設定,改善切割速度和工件表面粗糙度,保證加工的穩定性和合格的加工質量,從而提高加工效率。在CIMT現場,GF將圍繞這臺機床舉行別具一格的實操競賽。
另外,在GF加工方案展臺,還有“展臺巡游、答題奪寶”等精彩的現場活動,可謂熱點不斷,令人目不暇接。
3 孚爾默:展現磨削技術新維度和創新
CIMT 2015上,孚爾默集團將重磅出擊,攜最新整體硬質合金刀具加工產品Vgrind 160刃磨機床到場,展現其在磨削技術層面上的新維度和創新。

整體硬質合金刀具刃磨機床Vgrind 160不僅在技術上首次實現了僅憑借兩根垂直主軸的多重加工,更能幫助到刀具制造商快速、精確地制造大批量整體硬質合金銑刀和鉆頭。刃磨機床Vgrind 160讓孚爾默首次在國際刀具磨削市場站穩腳跟。對孚爾默而言,該機床的推出是富有邏輯性并符合一貫方針的一步,其目的在于擴充完善其在刀具刃磨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來自德國的孚爾默自1909年以來,便致力于刀具加工和磨削領域,開發和生產用于刀具加工的高級機床。如今,這一刀具加工磨削專家活躍于全球,無論是用于木材還是用于金屬的切割工具,孚爾默都能為刀具制造商、刃磨服務和鋸木工廠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孚爾默在全球擁有12個銷售和服務分公司以及30多個代理商,全球范圍內員工約有700名。
孚爾默自2004年進駐中國,并在太倉成立第二大亞洲分公司以及生產基地,向顧客提供刀具生產、刃磨服務以及鋸木工廠領域的機床產品和服務。隨著其產品和服務得到中國市場及客戶的認可與信賴,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使用其機床進行生產。
4 海德漢:燦爛一新

CIMT 2015上,海德漢將為大家帶來如下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應用,可謂“燦爛一新”。
4.1 數控系統
(1)TNC 640
TNC 640是海德漢新一代數控系統,其不僅繼承了iTNC 530的高速高精、五軸聯動、智能加工等先進功能,而且還具備諸多創新功能, 適用于高性能銑削類機床和銑車復合機床,可以自動調整數控系統進入銑削或車削操作模式,例如切換直徑顯示方式。其支持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形模擬,獨特的高級動態預測(ADP)、動態高效、動態高精功能可以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光潔度,適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醫療等高端行業。
(2)TNC 620
TNC 620是海德漢高檔緊湊型輪廓控制器,其顯示界面和編程方式與iTNC530風格一致,而且加工程序完全兼容。編程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問答和圖形幫助為操作人員提供最佳支持。高速的程序段處理時間(1.5 ms)和輪廓精度的控制既滿足了高速切削,又能保證光滑的表面質量。
4.2 封閉光柵尺:
(1)LP 100
因其極低的位置噪聲和極高的細分能力, 主要應用于高端高精度的定位使用。具有Zerodur 光柵、零膨脹、分辨率低至31.25 pm、安裝尺寸與常規光柵尺LC/LF/LS 100相同等主要特點。其技術參數:精度等級為±3 μm;分辨率至1 nm;EnDat2.2-22接口(如Delta Tau),或發那科、三菱等對應接口;測量長度為140——3 040 mm。
(2)LC 200
用于大長度測量的絕對式封閉直線光柵尺,主要應用于超大型機床的直線軸定位, 使用海德漢系統可支持長達56 m的測量長度。具有單體鋼帶光柵尺的METALLUR光柵、安裝尺寸兼容LB 382和安裝方便等特點。其技術參數:精度等級為±5 µm;分辨率為10 nm;EnDat、發那科、三菱接口,可支持市場上常見系統;標準測量長度至28 m,如需更長,海德漢可按要求提供。
4.3 角度編碼器
(1)ECA 4000絕對式無內軸軸承角度編碼器
主要應用于大型回轉工作臺、擺動軸和天線和大型望遠鏡。具有高精度、高速、多種直徑規格、METALLUR刻線光柵轂、絕對式掃描、讀數頭的防護等級達IP 67、新型簡化讀數頭安裝設計等特點。其技術參數:直徑為70——512 mm;刻線精度為±3”——±1.5”;接口為EnDat、發那科和三菱。
(2)ROC 2000/7000型絕對式帶內置軸承角度編碼器
主要應用于大型回轉工作臺、擺動軸及其他回轉軸的角度定位。該系列角度編碼器用分離式聯軸器連接驅動軸。聯軸器補償軸向運動和軸之間的較大的不對正誤差,避免角度編碼器的軸承受力過大。海德漢提供膜片式聯軸器和扁平聯軸器,用于連接角度編碼器與驅動軸。其技術參數:精度為70——512 mm;配合軸徑為φ10 mm(ROC2000),φ14 mm(ROC7000);刻線精度為±2.5″/±5″(ROC2000),±2″(ROC7000);分辨率高達228/226;接口為EnDat、發那科和三菱。
4.4 工件測頭和刀具測頭
(1)TS 460/TT 460
可廣泛應用于銑床、加工中心、車床和磨床,具有無磨損的光學傳感器。其特性為:復合技術的信號傳輸,無線信號(傳輸范圍大)和紅外線(信號傳輸速度快精度高);TS 460和TT460共用的收發單元;壽命長,靈敏度高;避免碰撞和溫度影響(選配);多種可選的通訊傳輸模式;適用于各種類型機床,如標準型加工中心或大型機床;集成的吹氣/水-清潔結構;靈活的電源技術,匹配多種類型電池;新的智能待機模式,將能耗降到最低。
5 海克斯康計量:日臻完善
CIMT 2015上,海克斯康計量將攜各個高效技術與解決方案閃亮登場。其產品為工業計量提供日臻完善的產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操作測量信息。
5.1 電極自動化檢測方案
該檢測方案將GLOBAL Silver等三坐標測量機與機器人、RFID技術、PC-DMIS測量軟件、自動化車間管理軟件系統整合到一起,實現檢測與加工的自動化。
該方案所有的動作均可交由機器人執行,主要應用特點如下:(1)利用RFID掃碼技術,識別電極并調取電極對應的檢測程序;(2)機器人負責電極從電極料庫到測量機之間、電極料庫到EDM之間的裝載和卸載;(3)幾個甚或一個測量程序應對所有不同的電極工件檢測;(4)利用PC-DMIS和自動化車間管理軟件系統,EDM自動調用檢測結果中電極的偏置誤差,將其補償到找正加工中,實現更高精度的加工。(5)提供客制化的可視化檢測報告。
根據配置不同,海克斯康計量電極自動化檢測方案可實現半自動化或者無人化全自動檢測和加工過程。
5.2 Leica大尺寸空間自動化測量方案
通過整合機器人、CNC等自動化加工設備技術,Leica激光跟蹤儀將其大尺寸手動測量領域擴大至自動化測量領域。
Leica大尺寸空間自動化測量方案的工作模式主要具備以下特點:(1)通過觸發傳感器或者激光掃描儀,在生產線上實現工件質量的自動化監測;(2)可通過導軌系統擴展自動化測量量程;(3)便攜的柔性測量方案。激光跟蹤儀位置獨立于機器人系統,可根據需要任意變換位置,且設備及T-系列測量附件隨用隨裝,既可以實現自動測量也可用作手動測量。
Leica大尺寸空間自動化測量方案的精度僅與Leica激光跟蹤儀精度有關,機器人或CNC只是自動化運動載體;該方案可完成特征測量、坐標系對齊、GD&T形位公差評價、SPC統計分析、出具報告等測量任務。
5.3 ROMER絕對關節臂測量技術:絕對便攜測量
ROMER絕對關節臂是海克斯康計量最新推出的現場計量產品。其率先使用絕對編碼器技術,為關節臂的每個位置指派絕對值。啟動無需初始化,開機即可測量。該系統可配備各種觸發測頭、非接觸測頭(完成管件和軟管的測量)以及激光掃描測頭。可重復的測頭固定意味著用戶可更換不同的測頭進行工作而不需要完成繁瑣的測頭校驗。
全新的ROMER絕對關節臂測量機,具有極佳的可靠性和空間測量精度,測量范圍從2.0—— 4.5 m,空間長度精度可達0.023 mm,能夠滿足大多數工業檢測要求。
為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海克斯康計量絕對關節臂提供了3種配置:滿足通用測量需要、以觸發測量為主的六軸絕對臂,集合觸發與激光掃描功能為一體的激光內置型七軸絕對臂,可外接激光掃描測頭的外接型七軸絕對臂。
5.4 Cognitens白光測量系統
Cognitens白光測量系統,致力于為模具、汽車等行業提供一流的非接觸式三維光學測量解決方案。其獨有的專利技術,能夠在苛刻的工業環境中,利用二維光學成像重建工件的三維數學模型。該測量系統還具有獨特的高速數據獲取能力,可完成工業設計、產品開發和質量評估、現場測量、過程檢測、模具的設計與試制、現場根源分析和車輛試產支持等各種測量與檢測任務。
Cognitens 拍照式測量系統為三維光學測量帶來新的標準,采用獨特的藍光技術,單次拍攝覆蓋面積大,能夠在車間環境下高精度、可靠運行,提供豐富而全面的三維信息。Cognitens提供WLS400、WLS qFLASH系列機型。
5.5 Optiv復合式影像測量系統
Optiv復合式影像測量系統,通過在一臺設備中整合影像、激光、白光和接觸式測量技術,可根據工件的三維幾何形狀、材料、反光性能和精度要求選擇最合適的傳感器進行檢測,從而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靈活性、精度以及與眾不同的復合式傳感器測量技術。
Optiv影像測量儀可提供雙Z軸設計,具有兩個獨立的垂直軸。將測量傳感器分節在兩個Z軸,簡化了測量復雜的三維零部件時傳感器的運動,能夠縮短測量周期并提高系統的靈活性。
Optiv提供了4個系列,滿足了不同類型的用戶的需求:Optiv Classic,Optiv Performance,Optiv Advantage,Optiv Reference。
6 山高刀具:亮點紛呈

6.1 JABRO® JPD和JC復合材料立銑刀
山高已優化了其復合材料加工立銑刀產品系列,其中包括2組新立銑刀和4個新槽型。第1組立銑刀 JPD 包括帶有聚晶金剛石 (PCD) 焊片的整體硬質合立銑刀,而第2組 JC 包括一系列先進的整體硬質合金銑刀。所有4個槽型均具有先進的特殊設計,以實現高效加工。
JPD880方肩立銑刀,在不同的角度方向上安裝了刀具的PCD焊片(一個位于中央位置(相對于中線為0°角),一個位于上切位置,另一個位于下切方向),這種定位可以在側銑或槽銑時防止碳纖維材料分層。
JPD850帶有PCD焊片的球頭立銑刀提供中心切削能力并采用導向每個焊片的內冷通道。壓縮空氣流經這些通道,以有效地從切削區排出碳纖維粉塵并防止立銑刀過早磨損。
JPD840作為一款緊湊型立銑刀,其銅焊PCD刀片分別位于兩個趨于會合的螺旋方向上。這種設計可以從上下兩個相對的立銑刀方向上同等程度地將切削力壓縮到幾乎為零,并確保材料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加工較薄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板時。
JC875這款先進的整體硬質合金銑刀可提供出眾的表面粗糙度。山高對立銑刀進行了特殊的刃口處理,可防止磨損并確保最長的使用壽命。新增的金剛石鍍層進一步提高了刀具的耐磨性,并使其能夠承受復合材料的高磨蝕性。山高還在此立銑刀上采用了一種特殊的分屑設計,從而實現清潔的切削操作。
6.2 SQUARE T4-08玉米銑刀
在對難加工材料進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時,新型 Helical T4-08 能夠提供更長的刀具壽命、強度、穩定性和剛性軸向刀片支撐。
山高設計的刀具刀片座可使刀片立裝,這樣刀片座所需的空間可以減少,從而在刀體上保留了更多的芯部材料。除了出色的刀片支持,立式安裝可有效抵消切削力,在實現安全可靠加工的同時延長刀具壽命。這些品質使 Helical T4-08 成為山高旋風玉米銑刀系列的絕佳補充和2D定向仿形銑削應用的首選。
Helical T4-08 玉米銑刀的刀片擁有4個切削刃,能夠提高成本效益并使該刀具成為采用全有效切削長度進行輪廓銑的首選。該刀片通過2個基本槽型樣式以及一系列可用的圓角半徑和銑削材質等級來提供通用性。2個槽型樣式上的修光刃確保了優質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而正前角可提供平滑切削作用并有助于進一步延長刀具壽命。
Helical T4-08 的理想應用包括鋼、不銹鋼和鑄鐵,以及高溫合金等粘性、高磨蝕性材料的槽銑、方肩銑、圓周插補銑和擺線銑加工。山高還提供了具有兩種齒距類型的新刀具,即正常齒距和密齒。正常齒距適用于槽銑和輪廓銑加工,而密齒僅適用于輪廓銑。
6.3 MS2050 銑削材質等級
山高推出了專為鈦合金加工而優化的新型號,進一步擴展了其MS2050銑削刀片的材質等級。新增型號的尺寸、圓角半徑和槽型更加廣泛,并采用了專用鍍層技術。全新的銀色PVD獨特鍍層不僅提高了MS2050刀片的耐熱性能,還幾乎消除了切削鈦合金等粘性材料時產生的積屑瘤。如果沒有積屑瘤,刀片的持續時間可比現有刀片延長約50%,并可采用高得多的切削參數。
6.4 PRECIMASTERTM PLUS模塊化可轉位鉸削系統
新一代Precimaster Plus模塊化可轉位鉸削系統提供優異的準確性,并能夠加工各種零件。通過選擇各種鉸刀刀柄和刀頭,用戶只需使用較少的刀具即可輕松加工眾多不同的孔尺寸和工件材料。此外,新的系統增強功能可以提升鉸削速度、精度和可重復性,從而在整體上改善生產。通過使用該系統,航空航天和汽車等行業可以獲取極高的工藝穩定性和可靠性,并將每個零件的成本降至最低。
Precimaster Plus現在使用各種直徑(最大為32mm)的一次性硬質合金刀頭(鍍層和未鍍層),可安裝在標準的刀柄系列中。全新的Precimaster Plus專利高精度連接技術可以確保快速、輕松地更換鉸刀頭,而且重定位一致性高,跳動量小于3μm。新的連接技術采用特殊的三垂直驅動銷設計,可以應對更高水平的可傳遞驅動扭矩。內軸夾持力將刀頭向上提入系統刀柄,從而形成牢固安全的接觸面。為了實現切削控制和管理,Precimaster Plus鉸刀刀柄可為盲孔和通孔應用不同類型的冷卻方式。
6.5 MINIMASTER® PLUS小魔王
通過開發全新的更短刃長,山高繼續擴展其業界領先的Minimaster Plus小魔王系列–這是眾多規劃的產品系列擴展的第一個。作為最受歡迎的可更換刀頭刀具系統的一部分,具有更短刀刃的全新 Minimaster Plus小魔王刀頭將能應對更大的切削力,從而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提供更高的金屬切除率。
新刀具包含了現有 Minimaster Plus小魔王刀頭的所有相同設計特點和優勢,唯一的區別在于刃長更短。現有刃長是1.2×D,而新增型號是0.7×D,顯著提高了其穩定性。
無論是在要求苛刻的應用中還是在刀具端部的使用比整個刃長更頻繁的5軸加工中,更高的穩定性使更短的長度特別適合于量大的材料切除。新刀具的理想加工條件是徑向嚙合量遠遠大于軸向嚙合量,而與之相對的條件是使用更長的刃長。更短的刀頭可提供相同的圓角半徑和槽型,以及相同的鍍層和材質等級,例如現有的Minimaster Plus小魔王刀頭。它們還可以配合整個現有刀桿系列使用。受益最大的細分行業包括航空航天、模具、一般轉包加工業。
7 瓦爾特:百里挑“五”
瓦爾特刀具(E4-610)即將在CIMT 2015展出超百種創新產品,以下節選了5款亮點產品以供預覽。

7.1 DC170-硬質合金鉆頭的新標幟
DC170的出現為硬質合金孔加工刀具定義了新的功效等級。它適用于所有行業的鋼件和鑄鐵材料加工。目前,該產品提供尺寸為16×Dc和20×Dc兩種型號。
DC170擁有更高的工藝可靠性。新鉆頭采用內冷方式,在鉆孔時新一代鉆頭能夠實現最佳冷卻。環形槽加快冷卻液流動,同時減少了危險的纏屑風險。刃帶設計新穎,可使冷卻液從四面八方連續沖洗鉆頭,冷卻效果極佳。
DC170擁有更高的使用壽命。DC170的切削刃更加強勁,穩定性難以置信,即使在極端溫度下也能有效散熱。
DC170擁有更高的鉆孔質量。新刃帶結構的效果使鉆削更為平穩,新刃帶改善了鉆孔質量并在斷續切削時提供最高穩定性。
DC170擁有更低的生產成本。標志性的環形槽為最佳工作溫度提供保障。新鉆頭帶有8個明顯的環形槽,同時用作翻新刻度,DC170 鉆頭可最多翻新3次,直到僅剩2個散熱槽為止。現在用戶可以完全挖掘出翻新潛力,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7.2 Walter BLAXXTM黑鋒俠
該款方肩銑刀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提供了最小接刀痕和最大進給量。采用切向布齒設計,刀片受力方向上的厚度大大增加,同時增加了刀片的強度,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該產品的刀體和刀片為磨削級別精度,跳動小,從加工質量上給用戶極大保障。其刀片采用瓦爾特最新銀虎刀片技術,壽命長。適用于ISO-P/M/K/N/S材料的面銑和方肩銑,通用性更強。
7.3 M4000銑刀
新推出的M4000系列銑刀目前有3種不同的銑刀型號,包括方肩銑刀M4132、高進給銑刀M4002、倒角銑刀M4574、全系列銑刀都可通用的同一款刀片SD..09T3。
M4000銑刀可勝任許多常見的銑加工,用于所有鋼件和鑄鐵材料、不銹鋼以及難加工材料的面銑、方肩銑或倒角銑,具有廣泛適用性。M4000 所用的可轉位刀片比 Walter BLAXX (黑鋒俠) 和 Walter Xtra·tec® 系列中類似的專用刀片更加通用,同時精確性亦可與之媲美。
M4000系列可轉位刀片4個切削刃的后刀面都帶有波紋形狀,用于指示刀片的槽型:顯示的波紋越多,槽型越鋒利。槽型分為通用型(D57)和鋒利型(F57)。系列可轉位刀片為正型刀片,后角為 15°。銑削時需要較少的功率,降低能耗,環保而且擁有極高的經濟性。
M4000銑刀也能安裝修光刀片。如在高進給銑刀 M4002 中有一款帶修光刃帶的燒結精度的刀片,可以改善粗工件加工后的表面質量;還特別為方肩銑刀 M4132 設計了一款帶有修光刃的磨削精度的可轉位刀片。
M4000銑刀的刀體定位更精確,振動傾向更小,壽命提高。前刀面上的標記有助于更換切削刃時區分和明確刀片方向。
M4000銑刀是瓦爾特第一個從原材料供給直至成品發送全程記錄和平衡CO2碳足跡的產品,上面有瓦爾特為按照CO2平衡原則生產的刀具所蓋的印記:Walter Green Flag (瓦爾特綠色旗幟)。
M4000銑刀采用新的激光標記,現在即使在較小直徑的刀具上也能找到備件和擰緊力矩相關的所有重要信息,新包裝大大方便了刀具的查詢和使用。
7.4 整體硬質合金擠壓絲錐 Protodyn® S HSC
這款帶徑向內冷的整體硬質合金成形刀具采用了瓦爾特最新的內冷設計,是一款用于所有可擠壓成形材料的整體硬質合金擠壓絲錐,還可應用于盲孔和通孔螺紋的加工。
Protodyn® S HSC采用新型硬質合金基材,確保了最高韌性和最大程度的耐磨性。TiCN硬質材料涂層耐磨性極好,尤其適用于鋼材加工。由于采用無屑螺紋加工工藝,無紊亂切屑、無排屑問題,即使是在加工較深的盲孔和通孔螺紋時,仍能實現高工藝可靠性。Protodyn® S HSC擁有令人信服的刀具壽命和極具吸引力的性價比。
從改絲錐特殊的結構設計上來說,經優化的多邊形降低了摩擦阻力并提高了耐用度。新穎的倒角槽型,確保絲錐磨損均勻。刀具前端的工藝頂尖被去除,確保能達到最大的螺紋有效深度。
因螺紋齒面和螺紋大徑處的冷作硬化現象,所以擠壓成形的螺紋具有高動態抗拉強度。
7.5 新型槽刀Walter Cut-SX
Walter Cut切槽產品系列增加新的SX切槽系統,因此用戶可以用一個刀片切斷和切槽,或銑斷和銑槽。該刀片可用于瓦爾特G2012-P精確內冷整體式刀桿,切斷直徑達90 mm;可用于瓦爾特G2042/G2042-P大切深切斷刀板,帶和不帶內冷,切斷直徑達160 mm;可用于瓦爾特F5055三面刃銑刀,直徑范圍63——250 mm。
Walter Cut-SX外形配合的新型自夾緊功能,優化的上壓板提供了特別高的夾緊力,切削力被吸收到刀具的固定部分而不是活動部分中,而且刀片的形狀與刀片座嚴密貼合,使加工過程中無穩定性損失。所有這些設計的考慮要素,確保了刀片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操作簡單的自夾緊功能確保刀片更換迅速。在多種刀具類型中使用一種刀片型號,降低了庫存費用。
8 伊斯卡:推新與拓展并舉
在CIMT 2015上,伊斯卡將給大家展示其在推新與拓展中的一些新品。

8.1 全能型240°風火輪球頭銑刀BLP系列
伊斯卡推出全能型240°風火輪球頭銑刀BLP系列,夾持3個可轉位雙面銑刀片。風火輪球頭銑刀可形成240°空間銑削角度,已推出如下刀體形式:BLP立銑刀,直徑范圍為16——50 mm;BLP-M銑刀頭,直徑范圍為16——40 mm,采用FLEXFIT模塊式接口;BLP-套式面銑刀,心軸型銑刀直徑為50 mm。
為實現高效加工,控制加工成本,3個刀片切削刃采用了全效率,帶分屑槽的高效率設計。此外,新型銑刀體帶內冷卻通孔,冷卻液直達切削刃。
BLP銑刀體均采用了硬涂層技術(HARD TOUCH),以提高抗沖擊性及耐磨性。BLP銑刀可應用于多種仿形銑削工藝及各種工件材料的加工。BLP銑刀的大進給能力使得生產率非常高,同時降低了切削力,大幅提高了切削加工過程的穩定性,消耗功率更低,刀片壽命更長。
BLP-套式銑刀設計用于夾持于心軸規格為22 mm的面銑刀接柄上。一款特制的螺釘用于替代標準銑刀的前端夾持螺釘,充當鎖緊螺釘,隨刀具附上。
新型經濟雙面刀片帶兩個切削刃,為加工絕大多數工程材料提供了優選方案。BLR-MFW波形刃銑刀片為粗銑加工而特別設計,具有波形刃碎屑效應。另外,該銑刀還應用于大懸伸銑削及深腔銑。BLR-QCS銑刀片帶分屑槽,推薦用于半精銑加工及精銑加工。獨特設計使得銑刀片在不同定位槽實現交替安裝,完成全效率切削。
前沿的新型BLR銑刀片采用了伊斯卡最新的束魔技術(SUMO TEC)牌號,確保收獲高效生產率。應用于復雜曲面銑削,向上向下坡走銑,峭壁仿形銑及清根。
伊斯卡新銑刀可大幅提高不同工業應用領域復雜3D仿形銑時的性能,特別是在模具工業,渦輪葉片,整體葉輪葉盤及航空工業零部件的加工。
8.2 夾持可轉位刀片的小孔徑加工解決方案
伊斯卡進一步拓展了其內孔鏜削應用范圍,為小孔徑鏜削增加了兩款帶內冷卻通孔的內孔切削刀桿及新型小規格刀片。
伊斯卡內孔切削刀桿,用于小孔徑的加工,可選用鋼質桿及硬質合金桿,內冷卻通孔使得冷卻液能準確送達刀片切削刃。該刀具夾持正型(單面)精密磨制刀片EPGT及CCGT。EPGT刀片為75°刀尖角,最小加工孔徑4.5 mm;CCGT刀片為80°刀尖角,最小加工孔徑5.0 mm。刀桿夾持柄部直徑范圍為4——7 mm。最小加工孔徑4.5 mm的刀桿夾持刀片EPGT 03X1;最小加工孔徑5.0 mm的刀桿夾持刀片CCGT 04T1。兩款刀片均采用了最新槽形F1P,專為超精加工應用而設計。其優點包括能在小切削深度下斷屑,提升了大切削深度下的卷屑能力,切屑控制性能更佳。
夾持負型(雙面)刀片的刀桿,最小加工孔徑Dmin=12 mm。與前述新產品相同的是,可選用鋼質桿及硬質合金桿,內冷卻通孔使得冷卻液能準確送達刀片切削刃。與之匹配的最新伊斯卡刀桿夾持新型負型(雙面)精密磨制WNGP及DNGP刀片。WNGP刀片為80°刀尖角,最小加工孔徑12 mm;DNGP刀片為55°刀尖角,最小加工孔徑13 mm。刀桿夾持柄部直徑范圍為10——20 mm,應用于正鏜及反鏜加工。最小加工孔徑Dmin=12 mm,刀片WNGP 0403及 DNGP 0703,有F2P及F2M兩種斷屑槽可選,設計用于鋼及不銹鋼的高效加工。排屑空間大,避免了切屑堆擠以及對切屑的二次切削。切削刃處大的刃傾角在降低了導致振動的力的同時,還增大了前角并大幅降低了切削力,促使排屑更流暢。
8.3 更小直徑變形金剛立銑刀系列
伊斯卡進一步拓展了其頗受歡迎的變形金剛立銑刀(MULTI-MASTER)的范圍,為硬質合金刀頭的連接螺紋引入了T04,該螺紋是變形金剛立銑刀規格最小的連接螺紋。新銑刀頭及刀體拓展了變形金剛立銑刀(MULTI-MASTER)的應用范圍,使得此模塊式系列通用性更佳。
目前,伊斯卡已對以下銑刀頭及刀體系列增補了T04連接螺紋:(1)MM EC-4:可換式硬質合金銑刀頭,帶4個有效齒,45°螺旋角及0.5 mm刀尖圓角半徑;(2)MM HBR:可換式硬質合金精密磨制球頭銑刀頭,帶2個有效齒,8 mm直徑240°全圓弧球頭;(3)MM TS-N:可換式硬質合金槽銑刀頭,直徑為10.5 mm,T型槽切削寬度為2 mm;(4)MM S-A:夾持柄部直徑為8 mm的圓柱階梯柄,用于夾持連接螺紋為T04的可換式銑刀頭。